nh1

黄硕:科研生力军筑就创新未来

栏目:行业   作者:公孙喜    发布时间:2025-06-30 13:34   阅读量:7330   会员投稿

“科研的道路对于我来说是充满魅力的,它像一座埋藏着无数惊喜的宝库,总能用未知的奥秘激发我探索的热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博士、赛陆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研发项目经理黄硕说道。作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青年科学家,他始终秉持着“问题导向、应用为先”的科研理念,以扎实的基础研究和敏锐的创新思维推动基因测序、农业育种、深地科学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用创新成果诠释着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黄硕紧跟时代脉搏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需求,重点关注基因科技在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与深度应用。他表示:“基因科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分子级’洞察能力,使我们能够从遗传信息的源头出发,理解生命现象、疾病机制乃至物种进化规律。它不仅推动医学实现更高效、个性化的治疗方式,还可为环境保护、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将会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广阔的未来。”

空间多组学平台建设 推进疾病精准诊疗的“新维度”

在生物医学领域,“重202319301基于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多组学平台研发”项目是黄硕管理并深度参与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是深圳市科技创新局重大专项,聚焦于多组学检测技术平台建设,通过开发超高密度空间组学芯片和超分辨荧光成像装置,打造高精度、自动化、可扩展的空间组学系统。

在这一项目中,黄硕主要负责超高密度空间组学芯片的研发及工艺优化。黄硕团队研制的空间组学芯片能够对RNA在组织中的空间表达进行高分辨率捕获,为疾病机制研究、靶点筛选及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他表示:“通过空间组学成像技术,我们能够在细胞层面解析基因表达在不同组织环境下的分布状态,这对肿瘤异质性研究等临床课题具有非常大的推动意义。”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多项相关专利,为国内多组学平台的建设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动农业与深地科学 做基因科技的技术破题者

除了在生物医学领域持续探索,黄硕还将科研视野拓展至农业科技、深地生命科学等国家战略关键领域。其管理和参与的多个项目获得了多部门的指导支持,其中,“重202409022高密度农业育种基因芯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深地微生物动态演化与知识图谱绘制”项目分别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市区联动项目和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经费支持。

在“重202409022高密度农业育种基因芯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中,黄硕作为项目管理者,他推动团队从高密度基因芯片设计、表面修饰与检测探针技术开发到自动化读取系统搭建,构建出一整套高密度农业基因芯片技术方案。该项目计划开发两款覆盖10万个基因位点的芯片,将基因芯片密度提升5–10倍,从而实现对水稻、玉米、猪等主要农作物与畜禽的等位基因的高效筛选。项目成果将攻克分子育种领域筛选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等一系列技术瓶颈,大幅缩短育种周期、提升育种成功率,也为未来智能育种和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基础,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此外,在国家“深地战略”的支持下,黄硕团队参与的“深地微生物动态演化与知识图谱绘制”项目正密锣紧鼓地开展着。项目聚焦地下环境中的微生物样本采集、基因组测序与演化关系解析,致力于构建地下微生物的演化图谱,并研究地下微生态环境对工作环境和人的潜在影响,为地下工作者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未来5年,我们计划完成微生物样本测序、基因组序列解析和进化图谱绘制,以深地生命体适应机制的研究为基础,助力深地资源开发、拓展人类生存边界,推动深地科技持续进步。”黄硕表示。

“做科研就好像攀高山,每次攀登和翻越,都会收获到别人领略不到的风景。”在黄硕看来,科研的经历虽然艰辛,却让他经常充满成就感。“每次挑战成功,就意味着解决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卡脖子’技术问题。”未来,黄硕将继续投身具有前瞻性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为全球的生命科学事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