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山西·童享学术交流会,视光行业精英共绘验配新篇章

栏目:行业   作者:公孙衍    发布时间:2025-07-04 18:03   阅读量:17888   会员投稿

2025年6月24日,在这生机勃勃的仲夏时节,众多专家学者齐聚龙城太原,共同迎来“山西·童享学术交流会”的召开,此次会议旨在分享童享角膜塑形镜的临床应用心得和验配经验,推动眼科视光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OK镜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新未来。

案例风采

王夏

此案例中主要分析了高低度数患者戴童享VD镜片后的不同效果

对于低度数的患者,不能一味的去增加降幅提高离焦量,童享VD可变离焦镜片就给低度数的孩子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高度数,高透氧的镜片材质可和个性化定制,能够更好的形成尖底锅的离焦形态,在角膜安全的前提下,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

杨晓琳

通过本次案例详细说明量体裁衣的重要性,指出了离焦充足≠有效,个体差异的复杂性需要观察细节的变化;对于低龄且有高度近视遗传基因的患者,二次换片微调参数需考虑单一防控手段有限;高度近视患者验配角塑时要以“视力与眼轴双稳定”为标准,精准设计个性化定制的参数;患者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让患者和其监护人充分认识到眼健康防护的重要性。

李钰

案例分析了年龄小,度数低,眼轴增长快的案例,地形图显示控制效果一般的原因在于塑形偏紧,直径偏大,导致BC大,RC离焦并没有入眼,控制效果一般,童享VD系列塑形镜的个性化设计是要基于良好的配适的情况下去做设计,才能使得离焦点离焦量能有更强的效果

乔海洁

通过一个患者初始降幅已达 -5.00D,近视控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案例,更换为童享可变离焦设计后,地形图呈现出明显的“尖底锅”形态,使离焦信号提前入眼,实现了精准离焦,显著改善了平坦角膜的近视防控效果。VD 的可定点离焦设计独具优势,在保留 BC 区 3mm 球面设计的前提下,既形成高离焦,又保障了患者的视觉质量,实现了两者平衡。

张永翠

患者配戴某品牌18个月,双眼眼轴增长约0.80mm,度数增长1.75D/1.25D,后期联合使用低阿以后,8个月眼轴增长约0.3mm,与家长沟通后停戴换成童享VD镜片。

配戴童享VD9.5个月,患者右眼眼轴+0.17mm,左眼+0.13mm,且在停止使用低阿后,眼轴没有明显增长。通过对比两副镜片的设计,推测对于该患者来说,更多的入眼离焦能够带来更好的控制效果。

高艳芳

分享了低龄低度小瞳孔患者,佩戴前期防控效果良好,中期眼轴增长较快,后期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控制眼轴。如果出现神经适应性,可给予不同的光学体验联合防控。更多的临床显示理想中的尖底锅效果不容易只通过减少BC的直径得到,还需要调整BC和RC的矢高落差和形态差异来获得。验配时需注意根据孩子瞳孔大小,调整bc区直径,兼顾患者眼轴防控及裸眼视力。

梁岳文

对于因年龄较小且眼轴增长较快的患者,转配为童享可变离焦设计镜片,非球面BC设计联合优化离焦参数后,近视防控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并且童享镜片的TFT泪液膜专利设计增加了镜片的定位稳定性

王美

分享一个患者佩戴某品牌镜片半年后角膜频繁点染,更换童享镜片并增加降幅后,眼健康状况良好,这表明童享镜片在泪液预留与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还改善了镜片偏位问题。童享 VD 系列通过改变镜片非球状态来调整离焦量与离焦点,高度数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离焦量高,验配 VD 时无需过度调整。

赵月芳

分享了低度近视的儿童在验配角膜塑形镜时塑形后的离焦效果仍难达到理想“尖底锅”状态。而中高度近视的患者在个性化设计参数后塑形得到的离焦效果“尖底锅”状态更明显,防控效果也会更好。对于低度近视的患者验配需要更严谨,可以采用BC非球设计的镜片,并且增加Jessen 系数、增加RC高度/宽度、缩小BC来减少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或联合低阿共同防控来达到更有效的近视防控。

荣誉颁奖

选手们纷纷展示了他们的验配案例,最终在激烈的角逐下评选出了本次会议的获奖名单。他们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认可和赞誉,也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圆满落幕

在当前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面对我国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严峻挑战,亟需凝聚临床、科研、产业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为眼视光学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携手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以科技之精度传递人文之温度,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清晰的视野中探索世界。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