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安宁疗护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在京举办, 推动安宁疗护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栏目:行业   作者:景舍    发布时间:2025-08-17 13:04   阅读量:7570   会员投稿

为推动安宁疗护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加强安宁疗护体系建设,2025年8月16日上午,由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主办的“安宁疗护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在京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北京海淀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安宁疗护专家,与全国各地百余名学员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安宁疗护专业化发展路径。 北京幸福颐养医康护公司执行总经理、全国院区总院长李玉卿,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副院长王海蓉、安宁疗护中心主任黄岱坤等领导出席活动。

北京幸福颐养医康护李玉卿执行总经理在致辞中指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3亿,人们不仅满足于生命的延续,更渴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有尊严、舒适地度过。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提出让生命末期患者“有体面、有尊严、不痛苦、不孤独”的目标,未来将通过与同行互动学习,在持续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深化人文关怀,传递生命温度,守护生命尊严。

培训活动聚焦“安宁疗护事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特邀北京医院老年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实践组组长范云,北京老年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主任曹凤,北京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主任秦苑,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护士长孙文喜和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护士长路坤等行业专家,围绕照护者支持体系、专科建设管理、人文关怀实践及整合型服务模式四大主题展开深度分享。 

北京医院范云主任指出,目前照护者承担约70%~90%的居家护理任务,面临身心俱疲、失去个人生活及经济压力等多重负担。呼吁强化社区安宁疗护职能,整合机构资源,加快培养医务社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级联动体系,以实现“15分钟医疗圈”并提升照护者尊严与效能。

北京海淀医院秦苑主任倡导的安宁疗护整体照护模式基于生命是有机整体的理念,由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师等组成跨专业团队,以减轻患者痛苦为核心,通过症状控制、舒适护理、心理支持、社会支持和灵性支持来实现对生命末期患者的整体照护。

北京老年医院曹凤主任聚焦于北京老年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建设与管理情况,介绍了房间、床位数量及服务定价标准等资源配置情况,分析了服务模式、收治流程等医疗运行现状,旨在以北京老年医院实践为基础,通过量化数据呈现专科建设成果,为安宁疗护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实证参考。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孙文喜护士长阐述了安宁疗护中心人文关怀的核心内涵—以“生命价值”为本,尊重患者主体性与个性需求。强调安宁疗护需遵循“尊重、共情、全面、个性化”四大原则,提出八大人文实践方法,提升患者尊严感,稳定家属情绪,实现“逝者安详,生者安宁”的核心目标。

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路坤护士长重点分析了机构式、居家式、社区式及整合型四种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强调其通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及支持家属来实现社会价值。强调“五床联动”资源整合概念,呼吁应对资源短缺与社会认知不足等挑战,推动多模式协作发展。

培训后,参会学员分组参观了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实地感受其专业的安宁疗护设施与服务流程,并与工作人员交流经验。

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夯实自身安宁疗护服务基础:一方面,持续深化多学科团队建设,强化医护、社工、心理等专业力量的协同,将 “身、心、社、灵” 整体照护理念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与社区、居家照护资源的衔接,探索更高效的 “三级联动” 服务网络,让优质安宁疗护资源更便捷地触达有需要的群体。同时,也将加大对公众的科普力度,提升社会对安宁疗护的认知与接纳,共同营造尊重生命、关怀终末期患者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安宁疗护事业发展。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