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央视、新华社关注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国产民用大型无人机签“出海”首单

栏目:行业   作者:赵奢    发布时间:2025-09-01 09:56   阅读量:17251   会员投稿

8月29日,第二届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新疆石河子盛大召开。这一中国低空产业发展的重要会议,获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两次跟进报道,同时,新华社也刊文予以重点报道。在此次大会上,国产民用大型无人机系统首次实现海外“整机+服务”订单签约,成功与印度尼西亚、赤道几内亚、哈萨克斯坦等国签署合作协议,实现国内民用大型无人机产业的历史性突破。而斩获这一系列海外订单的企业正是本次大会的承办方之一——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域航通”)。

此次签约包含天域航通与印度尼西亚无人机运输公司达成20架鸿雁(HY100)大型无人机系统采购合作,与赤道几内亚农业部门签署10套同款无人机系统采购协议,同时与哈萨克斯坦中国国际经济发展中心签订农业植保和物流运输战略合作协议。数十架无人机系统的采购规模,不仅体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大型无人机技术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天域航通已成为中国低空产业“走出去”的先行者。

印度尼西亚PT无人机运输公司首席执行官阿贡.萨索恩科贾蒂面对央视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在大型无人机货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想把它带到印度尼西亚,因为它可以运载大量的货物,运载两吨重的货物跨越海洋,到达普通飞机无法飞的地方。”

值得关注的是,央视和新华社在报道中特别提及天域航通在技术合规与国际准入层面的突破。据了解,天域航通正全力推进鸿雁(HY100)无人机在印度尼西亚的适航认证程序,有望斩获全球首张民用大型无人机出口适航证(VTC)。这一进展意味着中国民用大型无人机将正式获得国际市场的“准入钥匙”,为后续产业国际化铺平道路。

不同于传统“设备出口”模式,天域航通的“整机+服务”范式——在输出先进大型无人机系统的同时,同步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根据合作协议,天域航通将为合作国家提供全方位人才培养支持,涵盖飞行人员理论与实操培训、机务人员技术培训,助力当地打造专业无人机人才队伍;未来还计划在合作国家建立本地化维护保障服务网络,推动形成“技术+服务+生态”的完整合作闭环,这也是中国低空产业解决方案获得国际认可的核心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央视报道中播放了天域航通的鸿雁(HY100)无人机“双机同场协同飞行作业”的画面,画面中两架鸿雁(HY100)大型无人机展现了高超的自主飞行能力,这是其系统高可靠性、高智能化的最佳证明。

作为低空产业的“技术标杆”,天域航通的实力不仅体现在海外市场实现突破,国内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据报道,今年天域航通在黑龙江地区的农林植保作业规模实现30倍增长,充分印证了其技术方案在国内场景的成熟度与市场竞争力,也为海外合作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的实践样本。

随着我国民用大型无人机的出海,中国技术将为更多国家提供农业现代化、物流效率提升、应急响应优化的解决方案。相信未来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国家低空产业合作的“先行者”,天域航通将以此次海外订单为起点,持续推动大型无人机技术与服务的全球化输出,助力中国低空产业成为全球产业创新的“新名片”。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