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九三阅兵震撼一幕:海上无人作战编队列装,中美对决驶入新航道

栏目:行业   作者:郑袖    发布时间:2025-09-25 15:00   阅读量:9645   会员投稿

谁曾想到,在中国阅兵式上竟能看到“旱地行舟”的景象?

在今年9·3阅兵的海上无人作战方阵中,一艘外形科幻的中型无人艇引起广泛关注。它是海军无人化作战系统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标志着我国海上作战力量正迈入智能化、集群化的新阶段。

图片6.jpg

从阅兵展示来看,该艇长度超过15米,整体采用全向隐形设计,艇体倾斜面、炮塔和上层建筑均覆盖数码迷彩涂装,能有效规避雷达与光学侦察。这显示其设计初衷是针对高强度对抗环境,而非执行日常巡逻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该型无人艇很可能采用模块化设计。这意味着在同一船体平台上,可衍生出反潜型、攻击型(配备火箭弹或导弹)及侦察型(搭载雷达等传感器)等多种任务构型。它不仅能够与各类无人设备协同作战,更可融入由无人机、潜航器、卫星以及有人战机、舰艇共同组成的多层次信息化打击网络。

与去年在中国航展上亮相的“虎鲸”大型无人艇相比,本次阅兵展示的无人艇明显更轻巧、机动性更强。尽管体型紧凑,但其作战威力不容小觑——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海上无人作战体系中的重要节点。

图片7.jpg

图片8.jpg

毕竟早在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云洲智能就在南海万山群岛海域完成了一场震惊外媒的实战演练:成功实现了56艘无人艇的大规模协同测试。在复杂海况下,完成了集群队形保持、自主变换、动态任务分配与协同避障等多个项目,展现出我国在“鲨群”作战领域的早期探索与技术积累。

不妨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随着我军的海上无人作战系统逐步展开,大型、中型武装无人艇搭配上类似云洲智能研制的大规模无人艇控制系统,这种“鲨群”一旦投入海上战场,“敌方”舰队的生还概率能有多高呢?

眼下,美国正在推进“地狱景观”与“复制者”计划,试图以大量低成本无人系统“淹没”台海,阻遏我方军事行动。尽管美方项目屡屡传出负责人离职、系统故障、撞艇事故、人机协同失误等负面消息,但其发展无人作战系统的战略意图并未改变。美国海军甚至计划到2045年组建一支规模达150艘的无人舰艇与潜航器舰队。

九三阅兵中无人作战系统的公开展示,无疑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仅早已洞察未来作战趋势,更凭借自身的技术积淀与工业实力,建立起可靠的应对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战略正持续为海洋科技领域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次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意味着智能海洋装备不仅是国防需求,更是国家产业与资本共同聚焦的重要方向。

纵观我国军工发展,正从追求大型化、高端化的有人装备,逐步转向智能化、集群化的无人系统,展现出健康且可持续的创新循环。此次阅兵中无人艇的亮相,既是中国海上作战方式转型的标志,也为敏锐的投资者与产业观察者指出了新机遇:在海洋战略升级与国际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掌握核心技术的无人艇企业,凭借高壁垒与稀缺性,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未来已来,这一次,机会属于海洋。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