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世界心脏日:谷医堂中医智慧,筑牢健康“心”防线

栏目:行业   作者:匡章    发布时间:2025-09-29 09:12   阅读量:14393   会员投稿

2025年9月29日,我们迎来第26个世界心脏日。今年主题“律动不息”,再次提醒我们关注心脏这一维系生命的核心引擎。持续而规律的心跳,是我们保持活力与坚韧的基础,也提醒我们:心脏健康需要长期关注与持续呵护,不容忽视。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形势严峻,现有心血管病患者已达 3.3 亿人,心血管疾病俨然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尤其每年秋冬季,气温下降、血管收缩,心梗、心绞痛等心血管急症进入高发期,因此,掌握科学的心脏保护方法,是每个人的“健康必修课”。

谷医堂中医馆

在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是典型代表。其发病根源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谷医堂中医黎志清医生指出,从中医理论来看,冠心病可归为“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病与“气、血、痰、瘀”四大要素密切相关。黎志清医生强调,冠心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中医历来重视“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针对不同人群,可通过三道健康防线,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谷医堂中医黎志清医生

一、基础防线:健康人群——防病于未然

这道防线主要面向未患冠心病的健康人群,尤其针对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已出现高血压或高血脂等潜在风险的人群,核心目标是从源头规避致病因素,守住 “不发病”的底线。

黎志清医生建议,可遵循中医“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调节身心平衡:情绪上,中医认为“怒伤肝”、“思伤脾”,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气血运行,因此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饮食上,坚持“清淡养阴”的原则,可适当食用山楂、丹参、葛根等具有活血通络功效的食材;运动方面,中医传统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配合呼吸调节,能有效改善气血循环,适合长期坚持。

二、干预防线:高危人群——阻断疾病进展

此防线针对已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但尚未表现出胸闷、胸痛等冠心病典型症状的人群,核心任务是通过科学调理延缓病情发展,避免其进一步演变为冠心病。

黎志清医生提出“辨证调理”的干预思路,根据不同体质针对性改善:若人群常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多属于“气虚血瘀”体质,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黄芪、当归等具有补气活血功效的中药;若人群体型偏胖、常感觉痰多,多为“痰湿内阻”体质,可通过陈皮、茯苓等健脾化痰的中药调理,从根源改善体质,降低血管病变的风险。

谷医堂总部

巩固防线:已患病人群——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这道防线专门面向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核心目标是防止病情复发或加重,最大程度降低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黎志清医生建议结合患者 “病情阶段” 灵活调整调理方案:在病情稳定期,可服用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中成药,帮助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闷等不适;由于冬季寒冷易导致血管收缩、症状加重,此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温阳活血的中药,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减少病情波动。

最后,黎志清医生特别提醒,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胸痛,尤其是症状持续超过5分钟、休息后仍无法缓解时,务必立即就医,切勿抱有侥幸心理拖延。只有建立科学的健康认知,主动做好预防与干预,才能真正远离冠心病的威胁,为心脏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通讯员:罗清平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