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抑郁少年为何恐惧校门?苏州苏哈医院专家解读背后真相

栏目:行业   作者:公孙衍    发布时间:2025-09-30 16:56   阅读量:15552   会员投稿

"孩子确诊抑郁症后,已经两个月没去学校了。每天早晨都说头疼、肚子疼,有时甚至浑身发抖。"一位母亲在苏州苏哈医院的候诊室里诉说着她的困惑。"我们试过鼓励、批评、甚至妥协说只去半天,但他就是无法跨出家门。"

现象:校门前的挣扎

刘女士的儿子小哲(化名)今年高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从去年开始,他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后来发展到完全拒绝去学校。

"最严重的时候,他只是看到校服就会开始呕吐。"刘女士回忆道,"我们当时以为他是装病,还严厉地批评过他。"

在苏州苏哈医院,小哲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类似小哲这样的案例在该院月接诊量达几十余例,占青少年心理咨询总数的40%左右。

真相:不只是情绪问题

苏州苏哈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刘月华表示:"很多家长认为抑郁症就是情绪低落,但实际上远不止如此。"

"抑郁症会对孩子的认知功能、行为能力和社交功能产生全面影响。"刘月华解释说,"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上学意味着要同时应对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和自我期待,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抑郁症状会导致大脑前额叶皮层活动降低,这个区域负责管理注意力、决策和情绪调节。这就是为什么抑郁孩子常常表现出"脑子转不动"、"记不住东西"的状态。

深层:多重压力下的崩溃

在苏州苏哈医院的诊室里,专家们发现厌学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学业压力是最常见的诱因。一位正在接受治疗的高中生说:"每次考试都像是一次审判,我害怕让父母和老师失望。"

人际关系问题同样不容忽视。15岁的小雨(化名)因为体型较胖遭到同学嘲笑,逐渐产生社交恐惧,最后发展到拒绝去学校。

"家庭环境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刘月华指出,"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教育方式不一致、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都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突破:专业干预带来转机

面对这种情况,苏州苏哈医院采取了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模式。

以小哲为例,治疗团队为他制定了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在内的综合方案。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平衡,心理治疗帮助他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家庭治疗则改善亲子沟通方式。

"我们不会强迫孩子立即返校,而是通过渐进式暴露疗法,帮助他逐步适应学校环境。"刘月华介绍,"比如先让孩子在放学后去空教室坐一会儿,然后尝试在非上课时间到校园散步,逐步增加在校时间。"

支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刘月华强调,帮助抑郁孩子重返校园需要家、校、医三方的密切配合。

"家长首先要放下'病耻感',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如调整课业要求、允许弹性作息等。医疗机构则要提供专业的评估和治疗方案。"

在苏州苏哈医院的走廊上,刘月华主任看着小哲和母亲离去的背影,轻声说道:"每个孩子都渴望向上生长,有时候他们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和专业的帮助。"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