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工行北京市分行营业部积极做好“工行驿站+财富”场景建设运营

栏目:行业   作者:匡章    发布时间:2025-11-24 15:24   阅读量:17855   会员投稿

为深入践行工行网点在国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中的重要责任,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激发职业探索兴趣,近日,工行北京市分行营业部长椿街支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职业体验课”,邀请北京市某重点中学的师生们走进网点,通过“实地参观—课程培训—互动启蒙”三位一体的沉浸式体验,近距离感受金融行业的魅力。

活动伊始,网点负责人带领师生们参观了网点各功能区域。从彰显惠民服务的“工行驿站”,到高效便捷的智能服务区;从展示特色金融产品的贵金属专区,到办理核心业务的现金柜台;从现代化自助设备集群,到专业化的理财服务空间——全方位展现了现代化银行网点的服务生态。参观过程中,网点负责人特别强调,作为国有大行一线网点,工行北京市分行营业部长椿街支行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在提供专业金融服务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既通过“工行驿站”为客户提供便民服务,又积极推出适老化服务举措,更持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

在完成实地参观后,学生们对现代银行的组织架构和服务体系建立了直观认识。网点内训师把握教学契机,精心设计了一堂《货币防伪技术与金融安全》专题课程。授课过程中,网点内训师采取“理论阐释+实物演示”的双轨教学模式,系统讲解了本外币现钞防伪特征的技术原理,通过真伪币对比的互动教学方式,使学生们深入掌握了人民币及外币防伪鉴别的关键要点。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既强化了学生们的金融安全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观察能力。

在深入掌握实物货币防伪技术要点后,课程内容实现了从传统货币到数字货币的跨越式延伸。工行北京市分行营业部内训师以《数字人民币:从贝壳到区块链的货币革命》为主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专题授课。课程系统梳理了货币形态从原始贝壳到数字货币的演进历程,深刻阐释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本质功能;通过纵向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支付方式变革,生动展现了金融科技对经济生活的重塑作用;重点解析了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机制、技术特征和应用场景,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这一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创新价值。这场富有深度的授课,不仅拓展了学生们的金融视野,更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先行优势和创新成果。

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网点业务骨干以“成长在数字金融新时代”为主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鲜活的经验分享。该同事结合自身职业发展历程,用诙谐幽默又不失严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从职场新人到业务骨干的成长过程。该同事不仅分享了初入职场的困惑与突破,更重点剖析了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青年员工如何通过持续学习实现个人能力提升,最终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成长路径。这种寓教于乐的分享方式,既活跃了现场气氛,又让师生们对银行从业者的职业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引发了在场学生对金融职业的深入思考。

最后,活动迎来了一位特殊嘉宾——智能服务机器人“小融”。作为我行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小融”以其智能化、人性化的交互方式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展示。在互动环节中,“小融”不仅流畅地完成了欢迎致辞、产品介绍等标准流程,更通过歌曲演唱、即兴问答等“才艺表演”,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人工智能水平。特别是在与师生的一对一交流中,“小融”准确识别语音指令、精准回应各类问题的出色表现,充分彰显了我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成果,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与赞叹。这一生动场景,不仅让师生们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为金融服务带来的变革,更折射出工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本次“学金融明理 践职业知行”金融体验活动,不仅为师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金融的窗口,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金融梦想的种子。工行北京市分营业部长椿街支行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教育机构的合作,不断创新金融知识普及形式,为培养青少年的金融素养和职业认知贡献力量。未来,工行北京市分行营业部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的理念,充分发挥国有大行的专业优势和社会责任,通过更多元、更生动的实践活动,助力青少年财商教育,为培养新时代金融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