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长寿编码引领健康新风尚 守护脑健康

栏目:行业   作者:先轸    发布时间:2024-11-28 14:06   阅读量:7015   会员投稿

不久前,一位贵阳英语老师谷明万坚守讲台的事迹在网络上走红。谷明万原本是一名外科主治医生,1985年从岗位上退休后,被邀请到一所夜校教授英语课。他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标准流利的口语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求学,于是办起了英语辅导班,一教就是35年,培养了上万名学生。

尽管已经90岁高龄,但谷明万依然保持着教学的热情,每个周末都会去给学生上课。视频中,他满头白发,站在讲台上用风趣生动的语言给小学生上英语课,依然思维清晰,表达顺畅。

图片1.jpg

贵阳90岁“大伯英语”谷明万老师

谷老师的故事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的象征,也是对人类认知功能和记忆力的一种颂扬。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像谷老师那样幸运地保持清晰思维至高龄。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痴呆症类型,正逐渐侵蚀着许多老年人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长寿编码正是敏锐地发现了这个与中老年生活息息相关的潜藏“危险分子”,着力于为中老年人的脑健康与记忆力构筑一道新防线。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现状

老龄化社会面临严峻挑战

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表现为记忆丧失、社会和职业功能丧失、执行功能减退、言语和运动缺陷、人格改变,以及行为和心理障碍。

在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期间,温州举办了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第五届脑健康与阿尔茨海默病瓯江国际论坛,汇聚了超过一百名脑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青年科学家。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大背景和“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驱动下,他们针对脑健康应用和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新进展、新趋势及新成就进行了深入讨论。

图片2.jpg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截至2021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的患病率达到了约1.2%,这意味着在全国每十万人中,就有大约1195人罹患此病或其他痴呆类型,其中35人可能因此死亡。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攀升,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达到峰值,从1990年至2021年,增长率高达242.5%。

《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携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多个权威机构共同编纂而成。该报告显示,从致死率角度来看,中国在全球的占比约为25.2%,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的总数已超过1600万,其中接近1000万人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无数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

阿尔茨海默病成因

多种危机损害神经系统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约2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其一级亲属有很大的患病危险性。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多个染色体上存在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相关的异常基因位点,但这一因素的占比不到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脑部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系列自然衰退的变化,这些变化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提供了土壤。神经元退化、脑体积缩小、脑沟加深等衰老迹象不仅反映了脑部功能的逐渐下降,也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特别是老年斑的形成,作为脑部衰老的一个显著标志,其数量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老年斑主要由β-淀粉样蛋白沉积而成,它们会干扰神经元的正常功能,促进神经元的死亡,从而加速认知衰退的过程。

图片3.jpg

阿尔茨海默病使老年人认知衰退

不良的生活方式同样能够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长期摄入高脂高糖的食物、频繁熬夜等不健康的习惯都会损害神经系统的健康。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也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还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高血压可能导致脑血管硬化和微出血,糖尿病则可能引发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高脂血症则可能促进β-淀粉样蛋白在脑部的沉积。这些病理过程都会加速神经元的死亡和认知功能的下降,从而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中医药具有预防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全脑不可逆性脑功能损害的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治疗主要侧重于缓解症状而非改变疾病进程。由于该病的发病过程可能长达20至30年,且大多数患者在晚期才被确诊,因此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近期,甘肃中医药大学科学研究与实验中心在《Phyto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实验验证了中医药在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方面的潜力。其中,一项研究聚焦于降糖中药方剂——黄芪-葛根对药。

图片4.jpg

《降糖中药方剂(黄芪-葛根对药)具有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力》

研究发现,黄芪能够增强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而葛根中的葛根素则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抗氧化防御物质的正常水平,同时减少脑组织中促炎因子和凋亡基因的产生。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因β-淀粉样蛋白聚集而导致瘫痪的转基因秀丽隐杆线虫CL4176菌株作为样本,发现黄芪-葛根能有效抑制AChE和PTGS2的活性,从而改善秀丽隐杆线虫的神经兴奋性,并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

图片5.jpg

黄芪-葛根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相关实验

此外,《黄芪及其活性成分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也指出,黄芪及其提取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特别是其活性成分如黄芪皂苷、黄芪多糖等,在改善学习记忆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这些成分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或聚集、抑制神经细胞损伤或凋亡、抑制神经炎症等机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同时,黄芪的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也为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中提供了潜在的应用价值。

精准营养,传承智慧

中医药蕴藏长寿编码的秘密

黄芪以其独特的免疫调节、抗氧化和神经保护功能,在长寿编码2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有效提升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侵袭,同时对抗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过程。更重要的是,黄芪对于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积极作用,为老年人提供了对抗认知衰退的有效武器。

通过现代科技的精准提取与纯化技术,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得以高度浓缩,从而发挥出更为显著的健康效益,不仅承载着中医药数千年的深厚历史底蕴,更是科学智慧的璀璨结晶。

通过汲取中医智慧,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可能为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这一困扰众多家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全新思路。在找寻长寿秘诀重塑基因编码的道路上,科学家们发现,调节体内环境,促进大脑健康,两者协同作用,能够为追求健康长寿找寻的人们筑起坚实的防线。这是对传统与现代健康理念的完美融合,更是对中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积极回应。

图片6.jpg

黄芪对阿尔茨海默病具有预防作用

中医药在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抗衰经验,茯苓、石斛等珍贵药材作为宫廷养生秘方中的常客,历来被视作历代帝王延年益寿的秘密武器。中医药通过精细的阴阳调和、气血补益等独特方法,全面激活并提升机体的内在功能与抵抗力,为有效延缓衰老、实现长寿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健康编码。这一古老而智慧的医学体系,正引领着人们走向更加健康、长寿的生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