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医疗管理者的素质——首先应该是个好医生

栏目:行业   作者:王翦    发布时间:2024-12-02 17:54   阅读量:7426   会员投稿

医疗管理者的素质——首先应该是个好医生


“一家医疗机构的管理者,首先不是院长,不是管理者,而是一个医生!一个优秀的医生再加上独到的管理理念,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在近日举办的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第十一届管理年会上,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郭海科教授荣获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优秀管理者”称号。在接受采访时,针对如何做好一家医疗机构的管理者,郭海科院长谈及多年来管理医院的所思所想。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规范是医疗管理中的生命线

“当好院长,首先要当好医生”,同样在对医生的管理上,首先要求医院每一位医生都要“当好医生”!对医生在医疗质量、基础知识、先进技术、规范行医、奉献爱心等方面严格要求,与此同时要求医院员工互相之间要有包容性,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患者要有耐心,对科学有敬畏心,对技术有不断追求的精神。

医院管理与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医疗专业性。医疗管理者管理的工作内容与大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作为眼科医生,关注的是大众全生命周期的视觉质量,而作为一家眼科医院的管理者,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眼科医疗的专业素养,在管理中更是时刻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规范视为管理中的生命线贯穿在整个的医疗管理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融入流程管理的理念,实行精细化管理,以“保障医疗成本”为前提,对医院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样才形成理想的眼科医院的专业管理。


坚持创新发展,推进学科融合与人才培养

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下,老年性眼病的出现的比例不断增高,与此同时,白内障等眼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眼科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眼科医疗也需要更多学科的融合,单单眼科的知识远远不够。比如,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打造的屈光白内障、老花眼的技术平台在做视功能重建,屈光白内障、老花眼的时候就融入了几何光学,神经生理学,图像处理,内分泌学,流行病学很多的学科知识,这样的学科融合对这个学科领域起到的是革命性的改变,追求的是更加舒适,更加精准的,长时间的视觉质量的提高,这方面可以说走在行业的前列。多学科的融合,包括系统的观念,双眼平衡的视觉理念乃至全身感受理念的融入,进而从专业,基础、管理、流程,从团队建设,学科建设都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平台向前推进。

社会办医而言,人才和学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两大关键。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通过组织各类学术研讨、学术沙龙不仅为本院医生开展培训,提供规范技术指导,还积极为眼科同仁们提供学习和培训的平台,鉴于我们在屈光白内障手术方面的优势,每年举办9-10期屈光白内障相关内容的培训班,每期对10-20个学员面对面个性化培训,学员除了来自上海市民营和公立医院的眼科同仁,还有全国各个省份的眼科同仁。从这个月开始,我们的培训和随讲将走向全国,去广州、成都……希望通过培训平台在培养自己的医生的基础上,培养更多的医生,让我们医院形成的受到行业认可的先进的理念惠及到更多的同行。


强化服务能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怎样更好服务患者,是医生不变的初心。社会办医要实现长远、健康发展,为大众服务永远是首要目标。医疗机构不断优化服务能力,首先必须坚决贯彻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在理念深入人心的同时,我们更注重的是患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推动医院从单纯的 “治病” 向全面的 “治人” 转变,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打造有“爱”无“碍”的人文环境,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科学普及健康知识,有助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很多眼科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者的视觉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各种方法、各种媒介传播眼健康知识,提高大众的爱眼护眼意识是社会医疗机构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不仅送眼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学校, 还充分利用了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包括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电视台、电台等一系列官方权威渠道,以科学严谨而又深入浅出的方式,以多种的呈现形式传递眼科健康知识。这些内容涵盖了青少年近视防控、青光眼、眼底病及白内障等各类眼科疾病科普,打造了具有影响力的眼健康知识普及新格局。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专业的品牌形象,是始终将医疗质量放在第一位,实施专业化的人才管理策略,持续提升全体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历经二十余载的稳健发展,医院不仅赢得了政府部门的肯定、同行的尊敬以及业界同仁的高度评价,还广泛收获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与良好的经济效益,极大地增强了医院的品牌影响力和权威性,这也是上海和平眼科医院一直以来坚持的目标。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