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干货满满!汇安基金2025年度投资策略会精彩复盘

栏目:行业   作者:冯亭    发布时间:2024-12-30 18:55   阅读量:18833   会员投稿

新年将至,投资如何开好局谋新篇?在日前圆满收官的“汇奋进之力 燃新质之光——汇安基金2025年度投资策略会”上,包括券商首席策略官、汇安基金投研团队核心成员等在内的数十位嘉宾汇聚云端,共同探讨和解读2025年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碰撞思想火花、洞见投资之道。全程干货满满,金句频出。

汇安基金何斌:“资本市场向稳、向上、向好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知来路,明去处。汇安基金董事长何斌在开场致辞中对此次投策会举办的缘由和期许进行了介绍。同时在回顾2024年整体形势后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历史性时刻,好在历经艰险,投资人信心正在重聚,市场活跃度显著回升,资本市场向稳、向上、向好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展望2025年,何斌指出,这一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又是“十五五”规划编制之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新一轮改革篇章即将开启,向“新”提质的主线或仍将持续推进,市场结构性机会有望进一步增多。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价值发现者与市场参与者,也将迎来全新的机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中信建投陈果:“2025年从流动性牛演化到基本面牛”

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MD)、研委会副主任、首席策略官陈果,给投资者分享了题为《 “信心重估牛”:从流动性牛到基本面牛》的专题演讲。在陈果看来,这一轮行情是“信心重估牛”。现在是“流动性牛”为主,随着政策不断加码,企业产能周期的变化,企业和居民的信心也将慢慢修复,将慢慢演化到“基本面牛”。而本轮“信心重估牛”核心逻辑在于支持资产价格+化解债务+提振2025年内需+实体供给收缩+提升股东回报+新质产业突破,多路并进,旨在扭转通缩。

陈果分析认为,A股面临的问题是要扭转通缩,而通缩背后不是短周期的阶段性问题,实际上是资产负债表衰退预期的问题。若想扭转通缩需要全面性的扭转,由此或可关注七条逻辑线索。包括房地产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央国企股东回报、地方化债、“两重两新”、新质生产力、供改深化等。

汇安基金吴尚伟:“2025年资本市场或将在预期回暖中前行”

对于2025年权益市场投资策略,汇安基金权益首席研究官、价值成长组基金经理吴尚伟,从政策发力并引领预期、企业盈利有望回升、增量资金可期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度阐述。吴尚伟认为,政策发力并引领预期,宏观经济有望企稳回升,且大幅度提振了全社会包括资本市场信心;同时,资本市场政策友好,一系列政策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回报预期,提升上市主体的质量;宏观经济有望逐渐复苏,上市企业盈利改善,资本市场增量资金可期,包括居民端的资产配置需求、ETF、险资、公募基金和外资等均有望持续贡献增量资金。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预计2025年资本市场将在预期回暖中前行。

汇安基金陆丰:“逆全球化时代从‘效率优先’向‘安全为王’转变”

汇安基金均衡成长组基金经理陆丰立足全球视角,分享了对逆全球化背景下的投资思考。陆丰指出,目前处在第三次逆全球化周期中,起源是内部利益难以平衡,外部竞争压力加剧。逆全球化时代从“效率优先”向“安全为王”转变。国家间特别是发达国家内部更讲究公平。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主要追求产业链的安全,追求国家的安全,追求自己整个军事上的安全。因此逆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实际上是经济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资源的竞争和军事的竞争。由此推导,陆丰建议:“逆全球化时代的权益资产配置,集中在五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核心技术领域,其中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包括算力和应用,其次芯片先进制程,还有创新药;第二个方向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锂电、光伏的供给侧改革以及新材料,以及机器人产业链;第三个方向是内需刺激方向,核心是关注两重两新;第四个方向是黄金;最后是资源。”

汇安基金刘田:“把握资本市场内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

汇安基金景气成长组基金经理刘田通过透视今年来市场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来客观审视投资机遇。在刘田看来:“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之一是企业内生、可持续地给股东带来回报。只有企业内生地、可持续的创造价值,市场才能够内生地、可持续的带来回报。”刘田还指出,供给端的变化往往带来产业趋势的变化,映射到投资中,往往形成一个估值周期中的主线型的投资机会。供给侧变化的方向集中在泛科技领域和泛消费领域。

汇安基金王作舟:“政策转向明确,政策态度积极”

谈及近期重磅会议对市场带来的影响,汇安基金绝对收益组基金经理王作舟也结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释放的积极信号予以了解读。王作舟分析指出,股市方面,12月的两次会议,对于消费的定位有所提高,并且提到了要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同时,会议依然将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引领,提到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债市方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下,流动性充裕,降息预期较强。站在当前时点,王作舟总结道:“政策转向已经非常明确,政策的态度也非常积极,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强信心,并且给政策的落地多一些耐心。”

关于科技——汇安基金单柏霖:“自主可控方兴未艾,科技创新如火如荼”

对于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科技板块投资机会,汇安基金行业主题组基金经理单柏霖认为,国产化进程,替代性成长是科技自立、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体现在硬件方面,主要包括半导体里面的集成电路、先进制程、以及半导体设备和相关的设备零配件,还有算力芯片,预计这些领域有望会实现更高的国产化进度。软件方面,主要是信息安全方面,包括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还有应用软件等各个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同时科技创新是给大家带来创造性的成长,标志着整个技术革命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关于消费——汇安基金许之捷:“拥抱时代新趋势”

针对近几年来持续承压的消费板块投资机遇如何把握,汇安基金行业主题组基金经理、消费研究组组长许之捷也进行了深度探讨。许之捷认为,2025年消费的贝塔或会好于2024年弹性,最后会取决于经济增长斜率及通货膨胀的恢复水平。

2025年消费行业有三大投资线索或可关注:一是布局顺周期消费品,二是布局受益财政补贴政策的消费细分行业,三是拥抱时代的新趋势,去捕捉中长期的消费成长机会。她强调:“未来消费投资的胜负手在于Alpha:通过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捕捉高成长、基本面反转、外延并购、股东回报改善等个股机会。”

关于医药——周冲:“长期看医药仍是朝阳行业”

虽然医药板块近年来持续承压,但汇安基金行业主题组基金经理周冲在会议上强调:“长期看医药行业是朝阳行业,对此我们充满信心。”未来中国在卫生领域的支出将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刚需持续增长,同时在一些细分领域,结构性机会丰富。在创新药、高端制造等领域,进口替代的趋势非常明显;中国企业出海已成为大势所趋,并且海外市场更为广阔。创新药也进入收获期。此外商业健康险可能是未来医药行业增长的一大动力。

关于债市——汇安基金黄济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面对持续走强的债市后续行情和投资展望,汇安基金绝对收益组基金经理黄济宽带来题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专题演讲。黄济宽指出,考虑到现在我国经济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当中,明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要在机会当中去警惕风险,也要在风险当中去发掘机会。展望2025年需要关注四点:一是政策刺激下,经济底部回升,那么在低利率的环境之下,大家怎么去做好应对。二是机构行为,保险和银行的负债成本下降,一定程度上或将带来配置利率的释放,进一步推动债券收益率下行,交易行为占比或将提升,进而对产品收益率造成波动。三是在波动当中有望有更多的交易机会,但仓位和容错率需要根据产品负债属性去进行合理的设定。最后是信用,在低利率环境下挖掘有安全边际的信用类资产有望增厚组合收益,同时要关注尾部极端事件。

关于利率债——汇安基金张昆:“宏观为基石,交易定乾坤”

汇安基金多策略组混合资产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张昆介绍了把握利率债投资机会的“七维四面”研究框架,主要从宏观经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政策措施、海外市场、机构配置、一级市场这七个维度,对债券市场做一个全面的定性分析。再结合“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心理面”这四个纵向的维度,形成对债券市场定性框架的立体分析,去把握利率债的整体走势。展望后市,张昆认为,后市交易性机会会越来越多,预计收益率呈宽幅波动行情。久期的管理能力成为决定性因素, 同时把握流动性拐点和基本面边际变化是关键,因此短期博弈须注意灵活性。

关于可转债——汇安基金张靖:“通过转债表达权益观点正当时”

对于攻守兼备的“市场明珠”——可转债,汇安基金绝对收益组基金经理张靖也进行了投资展望。张靖分析认为,从估值角度看,本轮行情中可转债的估值已有所修复,但仍低于历史中位水平。当前期权估值合理,尚具吸引力。随着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可转债的投资机会成本显著降低,为配置提供了良好时机。从时机看,政策明显转向,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股市整体环境向好。多重题材涌现,通过转债表达权益观点正当时。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