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维信金科深度剖析:直播诈骗有何套路,防诈 “免疫力” 如何提升?

栏目:行业   作者:王廖    发布时间:2025-04-01 16:16   阅读量:8564   会员投稿

网络直播蓬勃兴起,诈骗分子手段随之 “升级”。他们通过 “建平台、搞培训、写剧本、立人设、玩心理”,将恋爱交友、投资理财等诈骗套路玩出新花样。维信金科温馨提醒,面对这类直播诈骗,务必提高警惕,守护好个人财产安全。今天,就跟随维信金科一起,来看看这些诈骗手法,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套路1撒娇卖惨求守护,先骗感情后骗财

315晚会曾曝光交友型直播诈骗套路:诈骗团伙会搭建平台,招募形象气质好的女主播,并匹配经纪人、助理等角色,助理主要负责引流、运营,实际就是与网友聊天,将其引流到主播的直播间。

image.png

那么,他们是如何筛选目标的呢?一般会从网上购买粉丝信息,添加微信筛选出25-55岁之间的男性,以美女主播的身份与目标客户聊天。

关于以什么话题切入,立什么人设,什么时候发生活照片,什么时候开口邀请,他们有专门的内部培训以及详细到分钟的话术本,甚至对女主播的“血型”“独特喜好”“父母职业”等情况都做了明确说明。

image.png

对于一些榨不出油水的人,他们往往不再理会。有诈骗分子落网后交待:一般6-7天还不能建立感情的,他们就会放弃掉。而一旦受害人上钩,要么在直播间帮主播完成刷礼物任务,要么是充值助力打PK,正因为有了前期的“感情基础”,很多受害人这个时候就很难走出骗局。曾有媒体报道,有被害人为了讨主播欢心,甚至网贷18万元来刷礼物。

image.png

更可恨的是,诈骗分子还会根据受害人所说的城市修改自己的定位,以“奔现”为诱饵,让受害人刷价值不菲的礼物。

套路2直播剧本翻新快,专坑“老铁”与“家人”

经常看直播的网友都知道,直播有剧本,如今已不算什么新闻了。比如,因为工作人员失误填错商品价格,主播主动要求承担损失;主播无视带货合同,不惜与品牌方现场打架也要让利给“老铁”、品牌方直播连麦大主播,结果被砍到地板价,工作人员痛哭流涕。

image.png

如果你认为这些剧本太狗血、太俗套,根本没人信就大错特错了,商家/主播深知,剧情太平淡留不住粉丝,演戏其实是抓住了粉丝爱看热闹的心理,直播间的观众中,只要有10%下单了,他们或许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或许是,单纯围绕砍价演戏的创作空间有限,诈骗分子还会搬出来一堆专业名词、鉴定证书、仪器来唬人。

比如,诈骗分子会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话术脚本在直播间进行虚假宣传,先将廉价的普通手表包装成为价值上万元的高档手表,并附有虚假发票及所谓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再放出99元、299元、699元等打“骨折”的价格,并通过限时限量抢购的方式,营造紧张氛围,让家人和老铁购买来达到非法获利目的。

套路3直播赌石一刀富,追加投资就跑路

“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当赌石搭上直播风口,诈骗的门槛降低,覆盖的人群扩大,那些被筛选出的追求刺激、妄图一夜暴富的人就很容易落入钱物两空的境地。

这种以赌石为幌子的直播诈骗,主播先是以金额小的原石引导受害人购买,并承诺开出翡翠就可以帮忙寄售或回收,甚至能帮忙拍卖,后谎称翡翠玉石已经升值,并按照比例给受害人小额返现。

image.png

逐步取得信任之后,主播会引导受害人购买价格更高、回报更大的玉石原石,一旦受害人追加“投资”,便以被困缅甸、疫情被隔离等借口关停直播间,卷款走人。

为了增加直播的可信度,骗子甚至会把直播场景设置在玉石的产地或者是交易市场、加工厂等。但事实上,直播上的石头做点手脚非常容易,不管在什么地方切,也不管切好切坏,买石人根本没有一点掌控的可能。

维信金科提醒,直播诈骗套路深,小伙伴们应做到以下几点,避免上当受骗:1、提高防范意识。理性参与网络直播,尤其对涉及直播打赏,或者是对以婚恋之名行诈骗之实的行为更是要擦亮双眼,增强自我保护和反诈意识;2、增强辨识能力。不要被网络爱情冲昏头脑,不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在没有弄清对方真实情况之前,切勿急着掏腰包;3、建立科学理财观念。不贪小便宜,坚信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对投资风险和收益有理性认知,要知道收益越高往往也风险越大;4、学会保留证据。网络聊天过程中要保留聊天记录,尤其是发红包、转账、汇款等记录。一旦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牢记维信金科的提醒,对直播中的各类诱惑保持高度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不盲目跟风冲动消费,更不要被虚假的暴富幻想冲昏头脑。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