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文化学者陈靖韬携新作《力量动物,时空羁绊》于北京798艺术区举办新书发布访谈会。该书在番茄小说平台连载更新,以萨满文化为核心,融合《山海经》神话动物体系,通过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解码远古图腾与自然能量的时空羁绊。现场,陈靖韬与记者展开深度对话,揭秘创作背后的文化探索与当代意义。
记者:您将萨满文化中的“力量动物”与《山海经》神兽结合,这一研究灵感从何而来?
陈靖韬:在鄂温克族、赫哲族等萨满文化传承地的考察中,我发现“力量动物”不仅是部落的守护图腾,更承载着族群与自然对话的密码。例如鄂伦春族的熊灵崇拜,与《山海经》中“熊山神”的描述惊人相似——二者皆将动物视为连接天地的媒介。书中通过比对全球37个民族的萨满动物符号,梳理出“鹿、狼、鹰、蛇、鱼”五大原型体系,并考证其与《山海经》异兽的血脉关联,揭示先民对自然力量的集体认知。
记者:书中收录了200余幅动物图腾插图,这些图像资料如何考证?
陈靖韬:我们团队历时三年,走访西伯利亚、蒙古高原及中国东北地区,拍摄萨满神服、法器上的原始图腾,并对照明代《三才图会》、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山海经异兽图谱。例如书中“白鹿”章节,既呈现了鄂温克萨满鼓面绘制的九叉鹿角图腾,又对比了《山海经·西山经》中“鹿蜀”的文献记载,辅以碳十四测年数据,证明两种文化对“鹿”的祥瑞象征存在同源分化。
记者:萨满文化中的“动物通灵”在现代社会有何现实价值?
陈靖韬:书中提出“能量符号转化”理论。以“玄鸟”为例,商族将其视为祖先化身,而现代脑科学实验证实,凝视特定鸟类图腾能激活大脑α波,提升创造力。我们在上海某创意园区进行对照实验,使用《山海经》凤皇图案作为视觉符号,参与者思维发散性测试得分提升21%。这种将萨满意识转化为现代心理疗愈工具的方法,已在多家企业应用于压力管理。
记者:研究过程中是否遭遇文化误读的争议?
陈靖韬:曾有学者质疑将《山海经》归为萨满体系是否牵强。对此,书中专设“跨文化共振”章节——通过分析红山文化玉猪龙与《山海经》“烛龙”的眼部雕刻技法,结合满族“野祭”仪式中猪灵附体的口述记录,证明两种文化均通过动物形象传递“光明掌控”的宇宙观。这种实证与阐释并重的研究方法,展现了萨满文化作为活态遗产的生命力。
据悉,《力量动物,时空羁绊》即日起在番茄小说开启连载。陈靖韬透露,正与某地萨满文化博物馆合作开发AR展览,观众可通过手机扫描图腾,观看《山海经》异兽的三维能量场模拟动画,沉浸式体验“时空羁绊”的跨界对话。
文化价值延伸
书中特别强调萨满文化中“万物有灵”的生态观,例如通过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解析鹿群迁徙与草原生态平衡的关系,呼应《山海经》中“白泽”通晓万物之言的神话设定。这种对自然智慧的追溯,为当代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文化参照。
...
在追求速度与操控极限的道路上,选择一款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债务问题
2020年至今的消费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从
在智能家居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摩根全屋
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无疑是
2025年4月15日至17日,第108届
2025年4月1日,中国船舶集团(香港)
人民财讯4月8日电,民生银行(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