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三月雨:用文化匠心筑就时代精神坐标

栏目:行业   作者:赵胜    发布时间:2025-05-01 11:23   阅读量:5105   会员投稿

2025年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月雨")“清风书苑”以一场“书声燃情回响 红色印记诵传”经典朗诵大赛,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80多位读书爱好者参与,在数字浪潮中奏  响红色文化坚守的强音。当短视频的瞬时快感消解着深度思考的耐性,这家深耕红色文化传播22载的“文化摆渡人”,正以创新实践破解时代命题:如何让红色基因在声韵中焕发新生,让时代精神在墨香里扎根生长?

在首都北京的文化产业版图中,三月雨始终是那个低调却掷地有声的存在。二十余年来,这家企业以“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为使命,在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青少年教育等领域深耕不辍,用匠心与智慧书写着文化传播的独特篇章。近日,记者深入三月雨,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密码。

走进三月雨的办公区,走廊两旁摆满了各项荣誉与感谢信。这些荣誉与信件无声诉说着三月雨的实力、专业与担当——截至2024年底,三月雨已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共北京市纪委、河北省纪委等单位合作,在全国建成了1800余个教育基地,覆盖省级行政区82%、市级行政区84%,收到客户感谢信近400封,并吸引百余家主流媒体对展厅建设成果进行深度报道。从国家级重点项目到地方特色展馆,三月雨以标准化与个性化兼具的解决方案,赢得了合作单位的高度认可。

“每个项目都是一场硬仗。”三月雨创始人李迎玉向记者介绍道。在承建国家税务总局廉政教育基地时,团队查阅数百万字税务档案以确保史料严谨;设计海关总署缉私局党性教育馆时,策划团队深入缉私一线与干警同吃同住,捕捉真实素材。这种“毫米级”的严谨态度,正是三月雨赢得全国30余省份、超百座城市信任的根基。而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也体现在企业深厚的文化积淀中:3万余册专业书籍、20余万张影像资料构成的八大主题资源库每日更新,为创作注入鲜活养分。

在三月雨打造的展馆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让教育“活”了起来。某省级廉政教育基地的VR短片《抉择》,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参观者深刻感悟廉洁从政的意义:“这种身临其境的设计,让我对纪律红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一位党员干部观展后动容地说。而青少年法制教育主题展厅的互动装置,则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掌握法律知识:“原来学法律可以这么有趣!”类似的正面反馈,在三月雨承建的展馆中俯拾皆是。某市级党性教育基地的留言簿上,参观者写下这样的评价:“展陈既有政治高度,又贴近实际,互动环节让理论真正入脑入心。”

为确保项目品质,三月雨构建起“策划-设计-施工-运维”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并依托百人专家团队提供智力支持。这支由中央党校教授领衔的队伍,既有国家级重大展览项目的策展人,也有深耕行业数十年的政策研究者。在某省级党性教育基地项目中,专家团队挖掘当地红色资源,提出“红色+科技”的展陈方案,使传统教育焕发新魅力。正如李迎玉所言:“没有深厚的积淀,就做不出有灵魂的作品。”

“文化企业的最高成就,在于让党的先进文化真正走进人民心中。”李迎玉的这句话,道出了三月雨的文化初心。从个性化设计到定制化建设,从互动装置到沉浸式体验,三月雨始终以“文化工程施工队”的严谨与“政策落地翻译官”的智慧,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文化答卷。正如媒体报道所言:“三月雨用文化匠心,筑就了时代精神的高地。”在这片高地上,党的先进文化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当文化传播载体不断迭代,三月雨的实践提供了一种可能:通过专业积淀与创新表达,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那些遍布全国的文化基地,正成为承载集体记忆、滋养精神家园的“文化驿站”,而三月雨的故事,恰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浪潮中的生动注脚。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