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四大市场驱动,数据中心产业新风口呼啸而至

栏目:国内   作者:如思    发布时间:2023-06-22 11:41   阅读量:7023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尖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资源的存储、计算与应用需求加速扩张。尤其是由ChatGPT引起的大模型浪潮,更是让数据处理热上加热,进一步催生了AI算力等大功率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新计算时代,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中心及通信设备,数据中心承担的计算量越来越大,对计算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全球包括国内的数据中心正在迎来新的建设高峰。来自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可望突破800亿美元,我国则将向2400亿元人民币的整体规模发起有力冲击。作为数据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器市场水涨船高,必将核心受益。与此同时,受双碳战略的指引,数据中心“绿化”趋势加速演进,正大踏步迈入“液冷时代”。

当前,我国数据中心总体布局持续优化,协同一体趋势将进一步增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领导企业,联想集团基于对国家政策及企业客户业务的深入理解,一直在积极制订战略,在全国有针对性的进行数据中心资源布局,与国家战略高度一致。坚持开放、融合、高效的技术路线,联想集团在软硬件技术方面不断创新,打磨发展韧劲,持续以“普慧算力”为引领,以绿色算力释放行业新动能,为助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的力量”。

四大市场驱动,产业发展迎来新风口

数据中心,即为集中放置的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场所,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是促进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发展的数据中枢和算力载体,对于数字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助推作用。

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不断扩大。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全球数据中心产业新风口呼啸而至。数据显示,2017-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趋势,市场规模从465.5亿美元增长至746.5亿美元,期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91%,预计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820.5亿美元。

数据中心行业是实现数字经济的基石,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自2020年3月起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把数据中心纳入新基建范畴以来,各行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使得数据中心的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1900.7亿元。随着我国各地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70.1亿元。

近些年,驱动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四大主要市场分别为新兴颠覆性技术行业、新兴消费模式细分领域及电子商务行业、金融科技行业和泛娱乐行业细分领域。

尤其是,颠覆性技术诸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以及AR/VR(虚拟现实)技术,在政府不断出台的政策支持以及新兴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下,其对于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强。根据IDC报告,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将增长26.9%,达到1,540亿美元。2026年,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系统支出预计将超过3,000亿美元。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在数据中心的未来应用和趋势将非常突出。人工智能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性能和安全性来振兴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从将人工智能集成到其组织和运营中获益。

服务器核心受益,渐入“液冷时代”

作为数据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器将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数据中心的蓬勃态势,服务器必将是核心受益者之一。根据Industry Research的研究,2021年全球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规模约为339.86亿美元,预计在预测期内将以12.6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7年将达到695.98亿美元。

为了应对复杂处理性能的挑战,数据中心服务器不断提升自身处理能力和集成度,功率密度节节攀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额能耗的问题,从而也给制冷设备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能在政策严格限制PUE的情况下,仍旧保证散热能力的不缺失,成为了摆在所有数据中心前面的一道难题。

在此背景下,作为风冷的进阶版本,液冷凭借其超高能效、超强散热等特点引起行业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散热的新方向。目前,全球高密集度、高供电密度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已逐渐采用液冷技术,“液冷时代”渐行渐近。据赛迪顾问,到2025年我国液冷IDC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增速保持30%以上,渗透率现处于20%左右。

新一轮AI革命已经“做实”,推动数据中心产业新风口呼啸而至,更驱动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向“绿化”大势演进。作为中国数字经济领导企业,联想集团是最早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方面展开了前瞻布局,并展开长期深耕的科技巨头之一。

在数据中心行业深耕多年的联想集团,早在 2012 年即已发布温水水冷技术。经过不断优化升级,联想最新一代海神温水水冷技术,应用在上海交通大学“思源一号”高性能计算集群,PUE可低至1.1左右,实现42%的节能减排。除此之外,联想集团为北京大学打造的国内首个“温水水冷”高性能计算平台“未名一号”,每年为北京大学节省60万度电,降低50%的制冷散热成本。

目前,联想温水水冷技术已连续多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名录》,并被选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首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集》。在央视《焦点访谈》对“智慧?健康?碳中和”为主题的 2021 中关村论坛的报道中,联想集团独创的温水水冷技术助力绿色冬奥,作为国内碳中和先进案例被点赞。

可以说,联想温水水冷技术已成为我国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的卓越实践与行业标杆。凭借业内领先的节能技术水平,联想集团已成为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导者之一,成为高性能计算产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联想集团在数据中心领域构建的高性能绿色算力,更是长期深入到社会服务、产业升级中,为众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基础支撑。

比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联想集团为北京气象局搭建了800台高性能计算系统,满足7×24小时无休的天气、气候及环境气象业务应用需求,兼顾试验和业务研发的应用需求,实现了冬奥历史上首次精确到分钟级和百米级的气象预报。该案例被视为我国强大科技实力的典型例证,入选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的作文材料。

又如,位于长沙的大唐先一新能源集控中心,接入了中国大唐集团分布在湖南偏远地区的光伏、风电和水电数据,通过联想的高性能高可靠服务器组成强大后台,对分布在湖南全省的海量发电设备进行“少人值守、无人值班、区域管理”运行监管,进一步实现了降本增效。

随着“双碳”等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各行业对绿色算力的需求日益凸显。联想集团积极响应,将自身转型的经验沉淀出一套数字化、智能化方法论通过“内生外化”的方式,以绿色算力释放行业新动能,助力政府、教育、制造、医疗、金融、能源等百业千行实现绿色、数智转型。

新计算时代,联想布局与国家战略高度一致

受市场内生算力需求驱动,及国家相关政策引导,我国数据中心总体布局持续优化,协同一体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在市场层面,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土地、电力等资源充足,但本地数据中心市场需求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市场需求旺盛,但土地、电力、人员等生产要素成本较高,东西部协同发展逐渐成为趋势。在政策层面,我国数据中心全国一体化发展引导增强。同时,内蒙、贵州等地推出了电力、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有效帮助数据中心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数据中心建设规模不断增长。未来,“东数西算” 工程将进入到全面建设期,我国数据中心布局或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基于对国家政策及企业客户业务的深入理解,联想集团一直在积极制订战略,在全国有针对性的进行数据中心资源布局。据悉,联想已有的数据中心布局,与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正在积极倡导及开展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将覆盖的地区高度一致,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这些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将有效的助力联想TruScale服务业务的开展。

当下,联想集团通过与国内数据中心合作伙伴的合作,已经初步完成在宁夏、甘肃、内蒙等西部地区的绿色数据中心资源的布局,并且正在依托这些资源与互联网厂商积极开展基于联想TruScale的业务合作。同时,联想集团在东部地区正在与合作伙伴在京津冀的北京、天津,长三角的上海、江苏,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横琴、深圳等热点地区积极进行布局,并将依托联想TruScale服务,支持如边缘计算、跨境金融、人工智能等快速增长的低时延业务场景对算力的要求。

未来,联想集团将在水冷等绿色数据中心技术、高性能服务器技术、云原生云管等云软件技术,以及相关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同时依托联想TruScale服务,联合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通过资本投入、项目参与等多种灵活方式积极参与到这些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时,联想集团会在算力资源服务、数据应用创新、数据流通融合、数据安全防护等多维度积极参与,推动基于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的业务创新、机制建设、法律法规制订、以及业务标准的制订。

可以说,联想集团正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开发符合双碳战略的绿色低碳数据中心技术和数据智能技术,结合AI、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既帮助东部企业进行智算升级和算力迁移,也支持西部产能输出和经济发展,同时不断创新模式,携手区域经济体的效能提升与民生改进,为更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贡献自己“智慧的力量”。

新计算时代,算力大潮何时迎来涌现时刻?大潮涌动,数据中心建设又将奔向何方?对此,连续多个季度稳居服务器市场全球三甲之列的联想集团,正在逐渐给出自己的答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