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法国巴黎银行亚太区股票衍
“如果审计只停留在复核票据,那我们永远跑在风险后面。”杨哲站在一场内部技术交流会的讲台上,面对来自多家制造企业的财务总监与技术主管,语气平静却铿锵有力。这不是她第一次公开发声,却是一次特别的场合——她将在会上展示两款由她主导研发的原创性成果:“一种多维度财务风险智能预警分析平台V1.0”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非结构化财务票据识别系统V1.0”,并回应业内对“数字审计是否只是概念包装”的质疑。
在无锡中石油润滑脂有限责任公司任职审计科科长十年,杨哲深知流程式审计的局限。她所在行业——能源制造业,一直是高资本、高负债、复杂供应链的代名词。如何在庞杂的财务流中找到可能的漏洞?如何让审计真正服务于经营决策,而不是仅为监管“盖章”?这正是她持续试图解答的问题。
2019年前后,当数据智能在审计圈初露端倪时,舆论呈两极分化:一边是崇尚技术带来效率革命的“推崇派”,一边是强调经验判断不可替代的“谨慎派”。杨哲没有急于站队。她说:“技术的目的不在于替代,而在于让经验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她的第一步是重构风险识别逻辑。2022年发布的“一种多维度财务风险智能预警分析平台V1.0”,融合了企业内部现金流、资产负债、利润率等财务指标与外部政策、行业波动、宏观经济等变量,搭建起一个动态风险评分体系。通过可调节的阈值设置与可视化界面,平台为不同规模、不同业务模型的企业提供定制化风险监控方案。更重要的是,该系统内置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块还能识别审计报告或财务说明中的“风险词群”,提前预警可能隐藏的财务异常。
对比传统靠月度审计或年度复核的滞后机制,该系统不仅大幅提升了识别效率,更显著优化了企业的风控反应时间。杨哲指出:“很多企业不是缺系统,而是缺一个会‘说话’的系统。”
但审计改革绝不仅限于高层报告端的“顶层设计”。在财务管理的“神经末梢”——票据处理环节,数据结构化是数字化进程中的最大瓶颈。针对这一痛点,她主导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非结构化财务票据识别系统V1.0”。该系统已在多个企业试点推广,准确率达100%。通过CNN与OCR算法协同识别系统,可对发票、合同、银行回单等非结构化票据进行精准分类与信息提取,直接生成结构化数据表并与现有财务系统对接,节省大量人力资源。
“这不是一个识别工具,而是一种流程思维的彻底重构。”短短一年间,该系统已帮助多家公司建立起异常票据筛查机制,形成以“数据初筛—人机协同—智能校验”为主线的发票合规处理体系。
有批评者认为,当前审计技术“花哨多过实效”。杨哲对此并不回避:“技术有它的虚火期。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解决现实问题才是技术最好的宣传。”她更关注的是技术能否切中实际管理的“穴位”,而非堆砌炫目的算法名词。
事实上,从软著授权到使用反馈、从外部合作到行业奖项,杨哲的实践路径并未止步于理论层面。她主持的成果已获得“2023年度智能风控技术创新成果奖”,其理论基础与应用方式均在行业大会上被反复引用与讨论。而她本人也被多次邀请担任评审专家,参与多项技术导向型审计项目评估。
然而她对这些“荣誉”的态度颇为淡然:“奖项只是阶段性的认可。对我来说,更有价值的是,当我做出的工具真能帮助一个企业少走弯路,或者挽回一次重大失误。”
在当下合规环境趋严、ESG披露要求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像杨哲这样具备“审计+数据”复合能力的人才,正成为企业战略层面的“稀缺资产”。但她坦言,这场审计行业的变革远未完成:“审计的未来,不是人退场,而是人与技术共同进化。”
这正是她给出的第三个答案:重塑信任结构,让数据服务判断、让系统辅助经验。对于财务审计行业而言,这种思维模式的迭代,远比任何一项技术革新更加重要。(文/林思南)
6月11日下午,法国巴黎银行亚太区股票衍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行情向好。Wind数
6月19日,谷歌Google携手凯度Br
量子科学作为前沿学科,在传播过程中始终面
据《中国城市职场人群肠道健康白皮书》显示
在现代职场生态中,日均久坐超8小时的办公
24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商务
6月25日,集红色文化传承、工业智造展示
6月25日,2025(第四届)农村能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