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无特效药!防治基孔肯雅热,对症支持治疗为关键!

栏目:行业   作者:乐乘    发布时间:2025-07-25 16:50   阅读量:17339   会员投稿

7月24日,佛山五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根据通报内容,佛山全市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45例,均为轻症病例。新增450例,疫情仍处在高位平台期,广州存在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风险。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感染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名字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语 “Chikungunya”,意为 “弯腰曲背”,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被迫蜷曲身体的状态。

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并非所有人都会立刻出现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12天,通常3-7天,主要症状包括:

急起高热:体温迅速飙升至 39°C甚至 40℃以上,持续高烧不退部分患者热退后可能再次发热(双峰热),整体发热期相对较短。

剧烈关节痛:呈游走性,多累及手、腕、踝、趾等小关节,也可能出现在膝、肩等大关节,其中腕关节受压疼痛为典型特点。

出现皮疹:发病后 2-5天,部分患者在躯干、四肢伸展侧、手掌、足底及面部出现斑疹、丘疹或紫癜,部分伴瘙痒,通常持续数天后消退。

除了以上状况,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防”与“治”

目前,防控基孔肯雅热,预防是关键,本质上就是与蚊子 “斗智斗勇”。

首先,清除蚊子“庇护所”。理积水是防蚊的 “根本措施”,花盆、托盘、水桶里的积水要及时倒掉,并建议在下水道口可投放灭蚊颗粒;

其次,给家“装”上防护网安装纱门、纱窗是防蚊的第一道防线。同时睡觉时挂好蚊帐,尤其适合老人、儿童和孕妇,避免夜间被叮咬。

最后,做好个人防护。在蚊虫活跃的清晨和傍晚,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尽量选择浅色长袖衣裤,提前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涂抹含避蚊成分的驱蚊液。

此外,一些中药具有强烈的气味,能够干扰蚊虫的嗅觉系统,使其不敢靠近,还有一些中药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能够缓解蚊虫叮咬后的不适。星群二天油,成分包含栀子、艾叶、血竭、薄荷脑、薄荷油、冰片等,以百年非遗工艺炼制而成,涂抹后清凉沁肤,草本清香自然弥散,起到自然驱蚊的效果,建立起驱蚊屏障,是夏日安心防护的经典之选。

若不幸感染基孔肯雅热,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 为主。患病期间要注重多喝水,充分休息避免长期站立、走动等活动加重关节负担。

一旦出现针对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首选使用对乙酰氨基,成人每次用药500 mg,每日不超过4次;儿童 10-15 mg/kg/次。

谨慎使用布芬、普生等非体类抗炎药,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服用时需要监测出血征象。

夏季蚊虫活跃,防蚊灭蚊,是阻断基孔肯雅热传播的关键,安心度夏,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