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基金中期报告公布,绩优基金经理后市
研讨会背景
商路,作为文明互鉴与经济互通的重要桥梁,承载着人类发展的深厚历史与美好愿景。两千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启程,跨越山川湖海,实现了不同地域间商品、技术与文化的广泛交流融合,构建起横跨欧亚的文明通途,沿线城市成为全球化的早期实践者。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正面临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亟需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向制度规则"软联通"的转型升级。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作出重要部署,特别强调要"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同时,该倡议为沿线历史名城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在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下,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生,数字丝绸之路正为沿线城市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代商路的价值日益凸显。
青年学者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建设力量,肩负推动文明对话、构建中国特色跨国经营理论体系的时代重任。本次研讨会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倡导青年学者深入挖掘商路文化创新内涵,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人文精神与治理智慧。
为进一步深化全球顶尖学府经济管理院系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完善全球华人青年学者学术发展支持体系,着力打造经济学领域青年研究人才成果展示与学术发表的高端平台,同时搭建青年学者与政府、企业界的对话平台,推动多元文明共商共建共享,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定于2025年11月共同主办首届“共建一带一路”华人青年学者与城市发展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旨在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对话机制,系统推进中国特色跨国公司管理理论体系创新与实践范式研究,聚焦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七个着力”重点任务(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探索城市软实力与全球治理协同发展的新范式,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提供多维度智力支持,并现面向全球华人青年学者、企业管理者、政策研究者等征集优秀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以青年智慧激活丝路基因,用创新实践书写全球化新篇章!
研讨会主题与目标价值
(一)研讨会主题
核心主题为"问路·'共建一带一路'商路文化创新与跨国经营实践研究"。
(二)目标价值
1、学术层面:
深化“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经贸合作、文明互鉴的实证研究;
揭示数字技术对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影响机制,探索绿色金融工具创新。
2、实践层面:
提炼中外企业共建“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模式;
总结历史名城文旅融合与产业转型经验,形成可复制的城市发展范式。
3、战略层面:
为“双循环”格局下的新型全球化路径提供智力支持;
推动中国特色跨国经营理论体系纳入国际学术话语体系。
征文选题
本次征稿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战略背景,聚焦"商路软实力"与"标杆城市及企业"两大核心议题,旨在征集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证调研的学术成果。重点关注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领域:
(一)重点研究领域
1、商路文化与文明互鉴:系统探究丝绸之路历史经验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认同构建的理论启示;开展沿线城市软实力的多维比较研究(涵盖文化包容性、国际传播效能、治理创新能力等关键指标),重点解析具有示范效应的标杆城市发展模式。
2、跨国经营实践创新:研究中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本土化战略实施、ESG实践路径、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分析海外华商群体与华人社团在跨文化合作中的桥梁功能。重点解析具有示范效应的中外标杆企业成功发展模式。
3、软实力评价体系构建与范式凝练:系统构建契合中国发展实际的跨国经营评价体系,并深化其应用实践研究;标杆企业研究:聚焦从"产品国际化"到"软实力国际化"的战略转型路径与新成功经验。标杆城市研究:系统总结城市软实力输出的典型经验与模式创新实践,推动具有国际传播力的"城市品牌叙事"和"城市发展模式"输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效应。
(二)论文征集要求
入选论文须具备代表性、创新性及可复制性,建议涵盖以下核心要素:
1、论文背景:基于全球经济格局演变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宏观背景,阐明产业环境、企业/机构基础、参与主体构成及战略目标定位;
2、实践路径:系统分析软实力赋能发展实践(包括技术研发突破、市场开拓策略、跨文化融合机制等),凝练关键创新举措;
3、成效与影响:量化呈现经济价值(如营收增长、就业促进等),评估社会效益(如社区协同发展、文化影响力输出等),并说明行业标杆作用;
4、经验总结:提炼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体系、风险防控策略,以及对政策优化的参考建议。
四、参与对象
(一)全球高校、科研机构的华人青年学者;
(二)“共建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海外华商企业的管理者与研究人员;
(三)政府部门、智库机构中从事“共建一带一路”政策研究与实践的专业人士;
(四)对“共建一带一路”软实力与实践研究感兴趣的海内外青年人才。
五、征文要求
(一)原创性要求:投稿论文须为未公开发表的原创研究成果。论文须确保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涉及国家机密或敏感信息,作者文责自负。
(二)格式规范:
标题:黑体,三号字;
摘要:中文摘要200-300字;
关键词:3-5个;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
参考文献:须按学术规范标注(如GB/T 7714标准)。
(三)学术规范与内容要求:论文须紧扣研讨会核心议题,论点明确、逻辑清晰、结构严谨,体现学术规范性与严谨性。文章应具有理论创新性或实践指导价值,鼓励提出具有原创性的观点、方法或解决方案。
(四)篇幅:论文字数建议为6000~8000字。
(五)附加材料:投稿时须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
六、投稿方式与截止日期
(二)截止日期:2025年11月10日(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
七、评选与成果转化
(一)专业评审:
由北京大学、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专家,以及“共建一带一路”领域权威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从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典型性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二)成果转化:
1、案例库建设与出版:择优遴选部分入选论文,经专业修订与完善后纳入研究中心《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软实力与实践标杆案例库》,并收录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软实力与实践标杆案例》图书出版物;
2、学术交流与展示:遴选部分优秀论文受邀在专题研讨会上进行主题演讲,促进与企业界、政府代表深度对话与经验分享;
3、权威发表:推荐优秀论文在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商业文化》增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4117,国内统一刊号CN 11-3456/GO)公开发表。
(三)参会权益:
所有投稿作者将获邀参加2025年11月研讨会,与全球顶尖学者、企业领袖深度对话,研讨会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伴随着基金中期报告公布,绩优基金经理后市
随着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力度
从布兰奇到浣依阁亲爱的北京布兰奇客户及加
2025年8月25日至27日,第十七届闻
日前海外客户专程到访南京飞鹰智能装备有限
近日,2025南方公益品牌年会暨企业ES
冯秀语编|李亦辉 9月1日,深圳市新星
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们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
9月5日至9日,一年一届的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