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青年论坛举办 方正电子助力出版业产学研融合共进

栏目:行业   作者:先轸    发布时间:2025-09-05 13:44   阅读量:11622   会员投稿

8月28日,由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子”)参与承办的“方正之夜·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青年论坛暨《中国数字出版》创刊两周年研讨会”在郑州成功召开。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中国数字出版》编委会主任孙寿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数字出版》主编敖然,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张传静,出席了本次论坛。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数字出版》副主编李弘主持论坛。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数字出版》副主编李弘

本次论坛得到《中国数字出版》理事会、编委会及行业专家的大力支持。方正电子副总裁郑伟,中国纺织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郑伟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毅敏,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陈丹,河南大学出版学院首席专家耿相新,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社长郎红旗,大象出版社总编辑张彩红等180余位领导、专家、理事单位和编委代表,以及来自20多所大学的青年学者代表,出席了论坛。

敖然代表协会向与会人员表示了热烈欢迎。他介绍,协会自2023年8月创办《中国数字出版》杂志以来,刊物践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切实服务数字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办刊宗旨,持续关注并汇集这一领域优秀的前沿成果,刊发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他希望,《中国数字出版》杂志能够和广大青年共同成长,为出版学这个年轻学科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数字出版》主编敖然

方正电子副总裁郑伟代表论坛承办方致辞,并介绍了方正电子以“出版+AI”赋能出版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成果。他表示,方正电子起源于王选教授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是新闻出版、印刷与字库领域技术革命的开创者。40年来,方正电子始终致力于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方正电子先后推出了智能审校、星空出版大模型、星空AI出版平台等多项AI产品;同时还不断加深与院校的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步伐,促进优质科研资源、前沿业务实践与先进出版技术的结合,为出版传媒领域做好人才培养与储备。

▲方正电子副总裁郑伟

全方位赋能  助力出版业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会上,方正电子数字出版产品部总经理高国连围绕方正星空出版大模型对出版全流程的提质增效能力做了专题汇报。他介绍,方正星空AI出版平台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出版的各个环节,从选题策划到内容创作,从稿件加工到封面设计与排版,再到营销与传播,全方位赋能出版,助力出版业实现智能化、高效化和创新化发展。

方正星空AI出版平台以多模态、开放性、多端结合的特色,为出版单位实现了多媒体内容融合创作与智能处理;功能设计上,它深度贴合编辑、校对、排版、营销等出版工作流程,如帮助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内容润色、智能翻译、知识核校、封面插图智能设计等等,更契合出版从业者的场景需求;数据资源方面,它充分整合出版领域知识库,如术语库、法律法规库、编校案例库等,可进一步确保出版内容的专业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此外,它可以与多种外部工具和服务进行无缝集成,支持与出版社资源进行对接,支持对接ERP、OA等系统,具备强大的开放性。

基于方正星空AI出版平台,高国连也分享了方正电子对人工智能在出版业务流程中应用的思考,一是随着模型应用逐渐深入,“AI+人工”已成为当前主流模式;二是AI在出版环节中提效作用显著,但增收还有待探索实践;此外,自建大模型需要明确业务场景,训练和调优专业模型,资源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方正电子数字出版产品部总经理高国连

共建共享  构建智能化知识服务生态

当前,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应用,在出版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传统出版单位如何更好发挥语料数据的资源优势,推动大模型在各专业领域的有效应用,构建智能化的知识服务生态,正在成为一个现实课题。前期,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与部分出版单位、科研机构、技术企业进行了深度沟通,就建立专业与学术出版单位可信数据空间等相关工作进行了研讨,并形成了初步共识。会上,郎红旗宣读了“专业与学术出版可信数据空间”共建共享倡议,倡议首发单位包括: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三家单位。

数字出版代表着出版业未来发展方向。作为中国新闻出版、印刷与字库行业领先的技术、服务提供商和行业咨询专家,方正电子未来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强化技术赋能,推动深度融合发展,为培育数字出版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贡献更多力量。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