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闪耀的另一种定义:脑瘫导演姚凯的生命价值答卷

栏目:行业   作者:唐昧    发布时间:2025-09-15 13:56   阅读量:6233   会员投稿

“影像是一道光,它可以照亮我的生命。”姚凯的声音坚定而温暖。33岁的他走路有点蹒跚,双手有些许颤抖,却在剪辑软件上操作自如,说到影视创作时眉飞色舞。这个曾被医生建议“扔掉”的脑瘫患儿,如今已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导演。

成长奇迹:从生死边缘到自强不息

1989年冬天,姚凯出生后的第七天,医生对着心力交瘁的父母说出残酷的建议:“孩子是脑瘫,没救了,即使活了也是植物人,去找地方扔了吧。”就在被包裹着小被子准备送往荒山的最后一刻,他发出了七天来最响亮的哭声。这声啼哭让绝望的母亲冲出门外,夺回孩子,紧紧抱在怀中。

成长的道路布满荆棘。小时候自己吃饭都是难题,姚凯回忆道:“六岁之前,我连自己吃饭都做不到。每次拿着汤匙,手不停地哆嗦,满身满地都是食物,却唯独送不到嘴里。”学习走路更是难如登天,“摔倒了,手和膝盖都磕出血,不想站起来。”母亲却拉住想要扶他的父亲:“摔倒了,就自己爬起来!要坚持,没有你做不成的事!”这些鼓励的话语,如同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着姚凯前行,姚凯不仅学会了走路,还在不断摔倒爬起中学会了骑自行车。

求学路上,姚凯面临着新的挑战。同学们怕碰到他,还常常嘲笑他是“傻子”“怪人”。然而,父母的支持让他逐渐坚强起来。父亲说:“儿子,你是小男子汉,没有难倒你的事。”母亲说:“你是独一无二的,要勇于面对眼前的一切!”凭借顽强的毅力,他在学校六一儿童节比赛中演唱《霸王别姬》赢得掌声,代表学校参加全县数学竞赛获第二名,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初中。

追梦之路:用镜头照亮人生

初中毕业后,姚凯选择自谋职业,但现实的残酷超乎想象。在最迷茫的时候,姚凯很本能地向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栏目发起求助,很幸运遇到了后来他一直称“韩叔”的恩师,时任栏目主编韩鑑老师。“有两条路:要么你被困难打死,要么你打败困难。”韩鑑的这句话点醒了姚凯,他选择了后者。在韩鑑的引领下,姚凯痴迷地喜欢上影视后期制作。他克服种种困难学会了剪辑,并赚到第一桶金。令人感动的是,他用这些钱买礼物送给帮助过他的人,还资助其他残疾人,帮他们制作公益短片。

萌生拍电影的想法后,姚凯开始刻苦钻研影视专业知识,学摄影、学编剧、学导演。“学习撰写剧本,对于只有初中学历的我,困难显而易见。写不下去时我狠劲抓头发,一宿一宿睡不着,真是生不如死。”直到在网上遇到他生命中的另一位恩师,北京电影家协会编剧分会副会长陈秋平老师,在陈秋平的指导下,他九易其稿,终于写出了第一部公益微电影剧本《街角》。

回忆起想把《街角》拍出来的时候,不光是旁人质疑,姚凯自己都觉得当时就像浪浪山的小妖怪想吃唐僧肉一样,异想天开。然而微电影《街角》不仅被姚凯带领团队拍出来了,还获得了2015年首届中国公益微电影节公益特别关注奖、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优秀作品奖。说起站在领奖台上的心情,姚凯难掩激动,“当时父母的种种鼓励,韩叔、陈老师的一路教导与帮助,我自己做编剧、做导演、做演员的过程中的艰难困苦,还有我弟弟为了找一张素材存储卡,翻遍了垃圾箱,跑遍了垃圾站的身影一幕幕在我眼前重现。”说到看见弟弟因翻垃圾箱手上伤痕累累,姚凯依然忍不住几度哽咽、泪如泉涌。

生命回响:创造奇迹致敬爱与梦想

提及家人、恩师以及帮助过他的人,姚凯有说不完的话,他说希望有个专门答谢的场景,让他能好好去想、去准备,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表达、去感恩这生命中的一束束光。

姚凯也非常在乎这些对他最重要的人如何评价他,是褒奖、是批评,他都想去听去看、去感受,甚至去参与和插话,就像资深制片人何钦老师说的,“姚凯有着他与生俱来的聪明、有观察力,有时候也很急躁,急于去表达。”但这份敏感也是他的可爱与闪光点。说到姚凯创作了九部作品且有新微电影作品获奖,何钦表示最喜欢的还是《街角》,“姚凯既是编剧、导演,又是剪辑、演员,他把卖光盘的青年演得很好。”姚凯初中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班教育,却能通过学习、观察,用编剧语言写画面,用镜头语言讲故事,除了天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热爱与执着。

姚凯的母亲谈起儿子时,眼中闪着泪光:“他是一个坚强、乐观、善良的孩子。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做到了很多健全人都做不到的事。”最让她心疼的是去年冬天,姚凯在寒夜中拍戏,冻得浑身发抖却仍在坚持。“我和他爸爸站在远处,心里揪着疼,但还是强忍着没有上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席记者韩鑑用三个词评价姚凯:“认真、执着、刻苦”。他回忆道:“十多年前,姚凯为北京音乐厅制作动画时,所有提出的问题他一定会改到位,非要做到甲方完全满意不可。这种认真的态度当时获得了北京音乐厅、北京文化局等部门的高度认可。”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同时也让姚凯在专业领域赢得了尊重。

《大牧歌》《启航》等央视热播剧编剧魏强对姚凯给予高度评价:“用一个词概括姚凯的创作气质,那就是‘较劲’。这个较劲是跟好作品较劲,跟自己较劲,跟梦想较劲。”魏强特别指出:“姚凯聪明,能迅速进入他不熟悉的世界,这一点很重要,是个写戏的人所需要的能力。”

生为脑瘫患者,何其不幸?但拥有爱与梦想,成为闪闪发光的姚凯又是何其有幸!“我也衷心希望在祖国复兴的伟业中,能有我一份微不足道而又坚定不移的小小贡献,去呐喊,去助威,去追逐梦想。”姚凯用镜头代替语言,用作品传递信念,用每一帧画面诠释着生命的价值。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脑瘫青年的奋斗史,更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也如一束闪耀温暖的光,为更多在困境中前行的人照亮了方向。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