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北京人民日报社--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医体系独有的传统工艺,历经数千年的传承演变,流传至今。它不仅是连接药材与医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更是中医药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生长的中药材,要经过数道工序精心炮制,除杂减毒、调整药性,再经过医生的复方配伍,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祛病除疾、救死扶伤。每一项炮制技术,都是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缩影。
2024年初,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国家战略,发扬光大中医药、民族医药传统文化,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借鉴文化传承人的智慧,汲取先进理念,针对中医药传承文化市场缺失规范性、实用性等情况,由中华人民共和国ISC2000标准评审委员会2024年4月16日ISC标评〔2024〕1号文件批准,成立了《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大典》(以下简称《大典》)编审委员会,汇编中医药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在这次评选中,出身医药世家的柳琳凭借一手老道的中药炮制技术,以及在艾灸、推拿方面的传承创新成功入选,一举斩获“非遗大师”荣誉称号。
(柳琳荣获“非遗大师”称号)
受家学影响,柳琳自幼就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从5岁开始,她就跟随父亲学习望闻问切,熟记各种药性与方剂,还有抓药、配药、中药炮制等技术,为将来的从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中医药研发高级工程师,柳琳对于中医药文化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坚持:“中医有句话叫‘医药不分家’,如果一个中医不能分辨药材的好坏、炮制的程度,又怎么能选择合适的药材、开出有效的方子呢?”
为了精进技艺、“唤醒”药材的最大潜能,柳琳在炮制技术方面下足了功夫,研读古籍、遍访名师,不仅熟练掌握了九蒸九晒、净切炒炙等传统炮制工艺,还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将中医炮制与正阳灸道、推拿手法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调理效果。
柳琳创办了个人非遗工作室与中药炮制非遗工坊,向大众展示传统炮制工艺和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从选材、清洗到蒸晒、炒香磨粉、炼蜜制丸,每一道工序都精挑细选、切实到位。此外,她独创的“流云手”徒手分筋视力矫正术,还荣获国家专利,被评为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入选了第四届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科普大会“百项科普新技术”。
(柳琳老师讲课)
2024年,针对青少年学习力、专注力、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难题,柳琳提出“情志源动力系统疗法”(以下简称“情志疗愈”)。这套疗法在脑科学的基础上,引入了中医身心脑同步康健的理念,通过独特、精密的纯手法操作,作用于特定的颅脑区域,链接受损的神经元,补充优化“脑能量”,对调理抽动症和抑郁症有着显著的效果。
“其实,中医调理抽动、抑郁等相关病症由来已久。”柳琳解释道:“与西医将其归为精神类疾病不同,中医认为人之所以‘情志不畅’,大多是与气机郁滞、脏腑失调有关。长期情绪压抑、精神紧张、失眠易怒,会导致肝气郁结、脾胃不调、痰湿淤堵等问题,进而影响肝、心、脾、肾等脏腑功能。”
曾有位患者被确诊了重度抑郁,生活无法自理,家人慕名找到了柳琳寻求帮助。经过仔细检查后,柳琳以“情志疗愈”配合艾灸、推拿,为他调节经络气血、放松身心、疏导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的病情很快有了明显的好转,面色红润许多,也能正常生活了。
为了推广中医药、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柳琳一直积极投身于中医药文化研学基地的建设中。她多次举办中医技术交流大会,先后发起成立了泰山中医文化传播基地、峄山中医文化传播基地、郯城古梅园中医文化研学基地等项目,还开办公益课程和中医特色国学夏令营,对大众进行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播。
学习中医,不是一日之功;传承中医,更不是一人之功。作为中药炮制技术的非遗传承人,柳琳早已把传承中医文化、传播圣贤智慧视为己任。“中医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谈到未来的计划,她表示会注重对青少年的启蒙教育事业,以自己的行动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弘扬中医文化的种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5年9月23日,北京人民日报社--
据《全球心血管健康报告》显示,全球每4秒
在全球范围内,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
随着心脑血管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全民关注的焦
近日,空汽无根水(重庆)研究院在空气制水
不少小伙伴在需要资金周转时都会优先使用小
-9月25日,现代汽车旗下进口混动大六/
9月25日,全球领先的智能净水器品牌云米
在刚落幕的“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