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连接文化与当代:曹新宇的建筑实践

栏目:行业   作者:田单    发布时间:2025-10-07 11:10   阅读量:7513   会员投稿

  在当代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中,建筑师早已不只是空间的建造者,更是文化叙事与社会连接的桥梁。作为一位扎根纽约、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建筑师,曹新宇正在以敏锐的空间洞察力,探索建筑在当代社会中的更多可能性。他的设计,既根植东方文化,又融合现代技术与全球语境,将空间转化为可被感知与体验的故事。

  曹新宇毕业于武汉大学建筑学系,后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Harvard GSD)建筑学硕士(MArch II)学位,后就职于位于纽约市的Clive Lonstein工作室,专注于高端住宅及定制化空间设计。他曾参与西雅图一座建于1934年的两英亩历史庄园翻新项目,这是一个兼具历史保护与现代功能的挑战性案例。在该项目中,他主导了完整的室内设计,包括材料与饰面选择、灯光与机电协调,并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帮助业主与团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理念。凭借精准的空间把控力与跨团队协作能力,他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1.png

(曹新宇在Clive Lonstein工作室参与的历史庄园住宅翻新项目)

  2022年起,曹新宇加入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Kohn Pedersen Fox(KPF)纽约办公室,进入更大尺度的城市综合体及超高层设计领域。他参与了位于休斯顿的The RO综合开发项目,主导酒店与住宅塔楼的空间布局、公共区域设计及策略分析。他统筹建筑体量、核心筒布局、停车系统和后勤功能空间,并通过Rhino与Enscape等工具生成高精度三维可视化模型,以清晰呈现设计策略,助力客户决策和项目推进。从高端私宅到复杂的城市综合开发,曹新宇实现了职业实践的跨尺度成长。

2.png

(曹新宇在KPF参与的The RO综合开发项目)

  在职业实践之外,曹新宇始终保持对设计的独立探索。他的作品在多个国际竞赛中获奖,展现了对文化叙事与社会议题的深度思考。《Dan Yuan Pavilion 澹远阁》荣获Muse Design Awards 2025建筑设计类白金奖(Platinum Winner),而《Reflection》则在Buildner主办的Last Nuclear Bomb Memorial国际竞赛中入围Shortlist,以镜面装置与极简空间构建沉思场所,回应战争与和平的永恒命题。

3.png

(曹新宇设计的《Reflection》在Last Nuclear Bomb Memorial国际竞赛中入围Shortlist)

  《Dan Yuan Pavilion 澹远阁》是一座融合文化展示与社区功能的公共建筑。它不仅作为高端别墅项目的售楼中心,更将在未来转型为社区会所,成为居民共享的文化与交流场所,让空间在商业和公共属性之间自然转化。

  在当下社会,人们追求的已不再是浮华的装饰,而是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归属。宋代正是这样一个内敛、精致、人文精神达到顶峰的时代。宋代美学的核心,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不同于盛唐的雄浑或明清的繁复,它强调一种含蓄而深远的高级审美。

  在此背景下,曹新宇提出了《Dan Yuan Pavilion》的核心理念:“承宋之韵,以简为形”。

  · “澹”:象征素雅、克制、不事张扬。设计在材料与色彩上摒弃浮夸,选择色泽内敛、质感温润的材质,营造出宁静且高雅的氛围。

  · “远”:源自宋代山水画的空间哲学,不仅指物理上的层次递进,更体现精神意境的深远与延展。

4.png

(曹新宇设计的《Dan Yuan Pavilion 澹远阁》荣获Muse Design Awards 2025建筑设计类白金奖-Platinum Winner)

  通过这种理念,设计不仅是视觉美学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承载,使建筑成为人们心灵栖居与文化体验的场所。

  从《Dan Yuan Pavilion》的文化叙事,到《Reflection》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曹新宇的作品体现了建筑师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对他而言,建筑不仅是空间,更是文化、社区与未来想象力的交汇点。未来,他将继续探索建筑师作为“策略参与者”的角色,不仅回应甲方需求,更主动介入城市规划、文化传播和社会议题,让设计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从中国到纽约,从高端私宅到大型城市综合体,从文化展示到全球竞赛,曹新宇的建筑实践跨越了地域与尺度的边界。他通过“承宋之韵,以简为形”的设计手法,重塑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让建筑成为承载文化与情感的容器。在他的设计中,空间不止是场所,更是人类共同记忆与想象的延伸。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