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科创股债ETF大厂”的硬核支撑:透视鹏华基金的指数投资平台化体系

栏目:行业   作者:司马尚    发布时间:2025-10-14 11:15   阅读量:8605   会员投稿

当ETF进入“千基时代”,竞争越发激烈,鹏华基金却以11只科创股债ETF的矩阵规模、超310亿元的管理体量(截至2025年10月10日),加冕“科创股债ETF大厂”桂冠。其背后并非单一产品的偶然成功,而是一套涵盖产品设计、研究预判与运营管理的平台化作战体系——以精准产品为积木,以深度研究为罗盘,以精密化运营为基石,在科创投资领域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内核一:精准定义的产品力 搭筑“股债联动”投资生态

鹏华基金的产品布局如同精密的积木组合,通过“宽基筑底、主题进攻、策略优化、债券防守”的四维架构,覆盖从稳健到激进的全风险偏好需求,形成完整的科创ETF生态。

1.宽基为核:筑牢资产配置“压舱石”

梯次化宽基布局构成产品矩阵的坚实基石。鹏华基金在科创领域构建了从龙头到小微的全维度覆盖:科创50ETF指数(588040)锚定科创板龙头企业,科100ETF基金(588220)聚焦中等市值成长股,科创板200ETF指数(588240)捕捉小微市值企业机会,而科创综指ETF鹏华(589680)则实现科创板全市场覆盖。这种差异化布局让投资者可根据风险偏好,为组合搭建提供核心骨架。

2.主题突围:抢占高成长“进攻阵地”

在行业主题领域,鹏华基金始终保持前瞻性布局,精准切入稀缺赛道。2024 年推出的科创新能源ETF(588830),聚焦光伏、储能等绿色科技领域;2025年顺势推出的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精准对接AI+创新药浪潮;更细分的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和科创AIETF鹏华(589090),则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了捕捉高成长产业的精准工具。

3.策略优化:增强收益“放大器”

作为市场较早布局科创增强策略的机构之一,科创50增强ETF(588460)用实力证明策略价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0日,该基金自 2022年12月1日成立以来总净值增长率70.96%,对比同期业绩比较基准45.23%的回报实现了25.73%的历史超额收益。其核心在于“AI+基本面”量化的方式,实现α和β两手抓,在被动跟踪基础上创造超额收益,成为进阶投资者的优选工具。

4.债券防守:打造风险缓冲“安全垫”

将“科创”概念与“债券”资产相结合的科创债ETF一经推出,迅速获得资金认可。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0日,作为首批科创债ETF——科创债ETF鹏华(551030)自同年7月17日上市以来,净流入162.67亿元,规模达191.75亿元,沪市同类排名第一。

科创债ETF的推出,填补了公募基金在“科技金融”债券基金领域的空白,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低风险、较稳定收益机会的资产配置工具,适合追求稳健回报的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

内核二:深度研究的洞察力 从“布局者”到“领航者”的跨越

日益完善的产品矩阵背后,是鹏华指数与量化投资团队对产业趋势的深刻洞察。这支由22人组成的专业队伍,成员均毕业于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具备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及金融学等多元复合教育背景,均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博士4名,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1名,深圳市后备级人才1名,形成以老带新的研究人才梯队,凭借多元复合背景与“产业研究+量化模型”双轮驱动,实现了从被动跟踪到主动定义赛道的升级。

1.产业研判:锚定政策与技术双主线

团队始终紧跟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在产业萌芽期精准布局。以科创新能源ETF(588830)为例,是市场上首只聚焦科创板新能源领域的ETF产品,随着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该产品规模快速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0日,科创新能源ETF(588830)规模为8.80亿元,在同类科创新能源ETF中排名第一。而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与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的落地,则源于对“卡脖子”技术背后,“中国芯”产业链发展机遇的深度分享。

2.稀缺布局: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在同质化市场中,鹏华基金通过稀缺性布局持续提升竞争力。如上述提到的科创新能源ETF(588830),仅有3只ETF追踪这一指数;鹏华基金旗下的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所追踪的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000683.SH),目前全市场也仅有4只相关ETF;此外在科创宽基领域,虽然目前追踪科创50指数的ETF已有多只,但增强ETF仅有3只,科创50增强ETF(588460)不仅成立时间最早(2022年12月),且目前规模最大,为8.54亿元。这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布局,使其从众多追随者中脱颖而出。

内核三:精密化的运营力 支撑千亿矩阵的“隐形引擎”

管理11只覆盖股债、横跨宽基与主题的ETF矩阵,考验的是绣花功夫般的精细化运营能力。鹏华基金通过严控误差与风险与投教陪伴,构建起支撑规模扩张的运营体系。

1.精细化管理:严控误差与风险

ETF管理的核心在于跟踪精度与流动性维护。为了控制跟踪误差,鹏华基金建立了一套完备的ETF跟踪机制,事前对成分股的异动进行密切跟踪,及时调整,在交易环节采用算法交易等方式进一步减少交易冲击成本和摩擦,在仓位控制上,基金经理在紧密跟踪指数的基础上,也会针对客户申赎的情况做优化调整。

此外,鹏华固收团队在应对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方面,也做了充分准备。如在科创债ETF鹏华(551030)管理中,应对信用风险方面,首要原则是紧密跟踪高等级(AAA)指数本身提供的分散化,对指数成分券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和风险评估,对潜在信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同时也建立了应对指数成分券发生信用事件的应急流程,确保及时响应指数调整或采取保护性措施。应对流动性风险方面,鹏华固收团队会优先选择流动性好的债券,也会与广泛交易对手建立良好关系,保障大额交易执行能力。此外,还积极维护与做市商的合作,保障二级市场流动性,优化申赎清单(PCF)编制,平衡现金替代比例与跟踪效果。

2.投教陪伴:构建投资者认知护城河

正如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所介绍的,科创板是一个具有高弹性、高波动特点,且个股投资门槛较高的板块。为了打破科创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形成的“专业壁垒”,鹏华基金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多维度投教培育市场共识。

早在2023年科创100指数成为市场关注热点时,鹏华基金便在上交所指导下推出《百家访谈·走进科创小巨人》直播栏目,深入走访科创100指数成分股企业。2024年伊始,鹏华基金联合中国基金报推出“投资中国·科创2024”系列调研访谈活动,携手投资者先后走访了微芯生物、佰维存储等多家科创板优质企业。此外,鹏华基金持续探索与证券交易所长期合作机制,联合上交所举办 “我是股东”暨鹏华基本面投资之美系列活动。通过建立投资者、媒体、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多方联动的交流机制,进一步拓展了科创特色投教的深度和广度。

从宽基到主题,从权益到债券,从被动到增强,鹏华基金“科创股债ETF大厂”绝非简单的产品堆砌,而是平台化体系的集中体现,既实现了自身的差异化突围,也带动公司整体指数产品发展跃上新的台阶。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鹏华基金ETF总规模达1134亿,权益ETF规模887亿,今年以来ETF规模新增达584亿,位居行业前列。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