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北京石墨烯论坛2025在京开幕,BGI年度发布会成全场焦点

栏目:行业   作者:白起    发布时间:2025-10-26 16:26   阅读量:7398   会员投稿

10月25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北京石墨烯论坛(BGF2025)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隆重开幕。本次论坛旨在深化全球石墨烯领域的学术对话与产业协作,共同探索新材料时代的机遇与蓝图。这场聚焦前沿、共商合作的石墨烯产业盛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相关单位的1000余位代表以及全国多地的政府领导、产业界人士共同参与。

作为全球石墨烯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本届论坛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精准对接上持续展现出强大影响力。论坛开幕式期间,BGI年度发布会成为全场亮点。中原石墨烯导热膜产线正式建成投产,荆州蒙烯玻纤生产基地建设启动,首轮1.3亿融资发布,三个创新科研平台同步揭牌,多家子公司集中亮相,全面展示了BGI的最新成果与发展活力。

高端引领,凝聚共识创未来

本届论坛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原石墨烯实验室、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联合主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市人才局副局长杨璞,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孙运锋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郑泉水、彭练矛、唐智勇、张荻,北京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隋振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张锦,吉林化工大学党委书记张明耀,中北大学校长陈钱,长春工业大学校长付跃刚,许昌学院校长郑直,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曹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刘植昌,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长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洲洋,北京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肖澜,北京市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郭海峰,湖北省国家级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青松,河南省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红军以及来自金隅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豫地科技集团、斯瑞新材、菲利华、润阳科技、明阳集团等国央企及上市公司的领导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担任大会主席。

杨璞在致辞中表示,北京正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石墨烯产业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重要支撑,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力量。他指出,希望大家以论坛为纽带,加强政企学研投的协同联动,加速将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优质产品,让前沿技术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何光彩在致辞中表示,BGI的成立与发展是北京大学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服务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北京大学将持续支持BGI建设,携手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以柔性机制突破传统产学研壁垒,促进石墨烯制备技术、复合材料研发等核心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孙运锋在致辞中表示,先进碳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主要方向,对国家战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河南省碳材料产业基础雄厚,由BGI、河南省科学院、郑州航空港区牵头,多家单位参与的中原石墨烯实验室正通过构建“科技+产业+基金”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打造跨区域科技协作典范,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原碳谷”。

厚积薄发,再现BGI创新发展历程

开幕式上,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院士以"向市场要动力,向体制要活力,勇当时代弄潮儿"为题作BGI年度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系统展示了BGI2025年在产业拓展、基地建设、研发布局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刘忠范院长表示,BGI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推动蒙烯玻纤等核心产品实现规模化量产。同时,加快推进河南基地、荆州基地、常州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为石墨烯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完善的创新体系。展望未来,刘忠范院长指出,我们不仅要做好“从0到1”原始创新,更要实现“从1到10”的产业化突破,让石墨烯材料真正赋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势赋能,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速

论坛期间,多项产业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40万平米中原石墨烯导热膜产线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BGI在石墨烯材料规模化生产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将极大提升我国在高端电子器件散热领域的自主供给能力。荆州蒙烯玻纤生产基地建设启动将自主研发的杀手锏级应用——“蒙烯玻纤”推向大规模制造,为高端制造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

产品发布及子公司揭牌成开幕式亮点之一,基于BGIinside品牌理念,BGI发布了蒙烯玻纤材料系列、导/散热膜系列、通用石墨烯材料系列等最新研发产品并提供涵盖新能源、热管理、生物医疗等多个应用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这些创新产品的集中展示,不仅体现了石墨烯材料的广泛应用前景,也彰显了我国在石墨烯领域的创新活力。正烯新材、正烯电热、正烯暖业、中原烯碳、介原科技等多家子公司相继成立,展现出BGI石墨烯材料多元化应用场景逐步形成,“顶天”学术创新与“立地”产业转化深度融合,推动石墨烯材料在多个行业的创新应用。

多维布局,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

本届论坛见证了一系列重大产业成果的发布与签约。BGI首轮融资发布,与金隅集团、平煤神马集团、豫地集团等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产业链协同与资本融合奠定基础。同时,为强化前沿布局与协同攻关,助推国内相关产业标准化建设,现场还揭牌成立了蒙烯铜粉智造工程中心、石墨烯可控生长技术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无人飞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科研平台,启动全国微机电技术标准化委员会(SAC/TC336)碳基传感与器件标准化工作组。BGI通过多位布局,让“政产学研金”齐入伙,有效推动其从未来材料布局到需求牵引、数据驱动的新材料开发模式落地,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会员单位授牌仪式同期举行。随着新一批会员、理事及副理事长单位的加入,联盟力量进一步壮大。未来,联盟将依托BGI开展日常运营,共同推进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创新、产业孵化与多领域应用。联盟以开放协同的姿态,持续强化“实验室”到“大市场”的桥梁功能,充分展现其在整合创新资源、引领产业向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战略价值与平台作用。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石墨烯产业正在向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筑巢引凤,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始终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开幕式上,BGI与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华大学等高校签署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协议,共同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传统人才培养的壁垒,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将为企业持续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石墨烯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百家争鸣,共绘产业发展新蓝图

大会报告环节,郑泉水院士、张荻院士、戴黎明院士、Young Hee Lee院士、Byung Hee Hong教授等多位顶尖学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现场气氛热烈、智慧激荡,在思想交融中明确了新材料的发展方向,为产业发展勾勒了清晰的路径。

本届论坛下设2个主论坛,6个分论坛,多维度探讨石墨烯科技与产业的发展趋势,有效促进了学术界、产业界的深度交流。“高峰对话”环节,专家学者、产业界人士和投资人将齐聚一堂,就如何用好资本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展览展示专区汇聚了近30家企业的明星产品和100多幅学术墙报,为与会者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合作平台。

论坛为期3天,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中北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协办,并得到了中关村科学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专委会党委、HORIBA中国、中科悦达(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支持。

八载耕耘,铸就品牌。“北京石墨烯论坛” 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累计吸引现场参会者超7000人、线上观看超千万人次,彰显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论坛通过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与产业专家,构建了集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与产学研融合于一体的高效平台,有力驱动了石墨烯领域的技术突破、应用拓展与成果转化,成为享有广泛国际声誉的行业品牌,为北京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持续动能。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