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迅杰光远破局而立:中国高端制造品牌出海新航向

栏目:行业   作者:吴起    发布时间:2025-10-28 09:30   阅读量:11162   会员投稿

从“成本优势”到“价值输出”,从“汗水驱动”到“创新驱动”——“中国制造”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身份转变。在这场转型浪潮中,一批以技术为锚点的高端制造企业,正悄然改写中国出海的底层逻辑。迅杰光远(IAS ANALYSIS),这家在近红外光谱检测领域默默耕耘多年的“隐形冠军”,正是这股新浪潮中的典型样本。它为何出海?如何出海?其路径又能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哪些启示?我们深入探访,试图揭开其全球化战略的真实面貌。

技术铸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现场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被誉为分析界的“巨人”,凭借快速、高效、无损的独特优势,在农业、食品、制药、石化、新能源等多个关键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该领域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设备普遍存在体积大、价格高、应用门槛高等痛点。

2016年成立的迅杰光远,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这一行业瓶颈。“我们通过MEMS和微组装技术,把体积庞大、价格动辄数十万元的实验室设备,变成了可以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公司CEO阎巍如是说。这一“小型化+普惠化”的技术路线,让近红外检测真正走向田间地头、产线车间,撬动了以往国际大厂一直想触达、但因研发成本和利润空间等原因一直未做的下沉市场。“做精做专,才能在技术铁幕中撕开一道口子。”正是这样的战略定力,让迅杰光远在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出海抉择:从“被招安”到主动破局

迅杰光远的出海,并非跟风之举,而是在国际巨头“围剿”下的清醒突围。2019年,某国际著名近红外设备制造商曾向迅杰伸出“橄榄枝”,意图收购以巩固垄断。然而,这场看似“被招安”的邀约,反而成为迅杰洞察全球格局的关键转折。

“那趟欧洲之行让我们看清了两件事:一是我们的技术已具备全球竞争力,二是海外市场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阎巍回忆道。彼时,国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而海外空间广阔、格局未定,迅杰果断选择了“主动出海”。

“不是说我们在国内卷不动了,事实上我们在国内依然保持强劲增长。”阎巍强调。在粮油检测市场渐趋饱和之际,迅杰已将业务横向拓展至食品、茶叶、白酒、医药、精细化工、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行业,构建起多元增长曲线。

把握契机:内外共振的出海时刻

2021年,当国内多数同行仍聚焦本土时,迅杰光远已通过代理商将便携式产品推向海外。这一决策,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部来看,经过多年积累,迅杰已形成稳定的便携设备矩阵,检测精度与场景适配性达国际水平。核心技术及元部件生产组装全链自主、AI建模能力的加持,使其具备快速响应市场的硬实力。例如在进入越南市场时,针对高温高湿环境专门优化设备,仅用一个月就实现量产落地。

外部环境上,疫情后全球供应链加速重组,东南亚、印度、欧洲、南美乃至非洲等地产业升级需求迫切,为中国技术出海打开时间窗口。

2023年,企业再进一步,成立新加坡子公司,从纯代理模式转向“品牌直销+代理合作”双轮驱动,正式启动亚太与欧洲布局,全球化进程进入快车道。

路径创新:差异化出海范式

与传统制造业依赖代工、低价竞争的出海模式不同,迅杰光远走出一条“市场引领、品牌先行、本土运营”的差异化路径。

在市场层面,迅杰早在2022年就组建了具备全球视野的调研团队,建立区域市场评估模型。“进入任何市场前,我们都会对规模、竞品、用户、政策做详细研判,再决定是否进入、如何进入。”行业展会也成为其拓市的关键触点。2025年,迅杰计划参加全球重点市场展会超过20场,“有些市场我们尚未进入,但通过展会,既能接触客户,也能感知风向,一举多得。”

在品牌层面,2025年初,迅杰正式焕新发布全新全球化品牌IAS ANALYSIS,以“包容、进取、协同”为内核,直接对标国际巨头。“低价策略或许仍适用于部分传统外贸企业,但我们的技术和服务已具备与国际大厂同台竞技的实力。”阎巍强调,“IAS ANALYSIS不是中国品牌出海,而是一个生于中国的全球化品牌。”同年,企业推出IAS ACADEMY系列品牌活动,通过技术研讨、产品培训等方式实现对重点市场的教育渗透——这已超越传统出海逻辑,是真正的全球化品牌动作。

(IAS在东南亚和欧洲等地连续举办了多场技术会议)

在本地化运营上,迅杰坚持“人才、服务、合作”三路并进。对潜力市场,组建以本地员工为主的团队,并派驻应用工程师,从市场开拓到技术服务全面本地化。“这不仅保障了服务响应效率,也让我们更容易与当地政府、协会、媒体建立信任,获得信用背书。”

(印度及泰国团队;与印尼七县政府签署备忘录)

全球进阶: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截至目前,迅杰光远产品已进入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与印尼七县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棕榈油产业质量升级;在欧洲,以米兰办公室辐射东西欧市场;未来,非洲、南美、澳洲将是新目标。产品形态也从最初简单的便携式分析设备,扩展至便携式设备+在线全过程解决方案。2025年,印尼头部棕榈集团金光旗下的LPYM工厂采购并安装了迅杰多台在线检测设备,用于棕榈油生产过程监测和控制。同期,欧洲市场捷报频传——便携式设备销量突破400台,在线式设备安装超10台……

(印尼金光集团棕榈油加工厂 在线近红外设备安装现场)

业绩方面,自2021年启动出海以来,迅杰海外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已累计服务全球客户超4000家。目前国内收入仍占主导,但随着国际市场快速放量,预计在2026年将实现国内外收入持平。

行业启示:技术为本照亮制造强国路

回顾迅杰光远的出海历程——从2019年拒绝并购,到2021年试水海外,再到全面推进全球市场本土化运营——其每一步都紧扣“技术为本、战略先行、品牌引领”三大逻辑。

这一实践为中国技术型企业的出海提供了重要镜鉴:在全球竞争中,核心技术是“通行证”,精准战略是“导航仪”,品牌价值是“护城河”。唯有三者协同,才能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的根本跨越。

今天,在近红外光谱检测领域,迅杰光远已从技术“追随者”成长为推动全球检测技术普惠发展的“引领者”。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技术破垄断、以本土扎根、以品牌立信,“中国制造”才能真正超越“性价比”标签,迈入“技术溢价”的高阶竞争阶段。这类企业的集体崛起,正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核心动能。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