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医工结合”赋能,安视康与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栏目:行业   作者:张仪    发布时间:2025-10-30 11:48   阅读量:8981   会员投稿

10月26日,第三届BrightChina 2025明眸中国近视防控大会暨国际近视研讨会在上海落下帷幕。

 

安视康不仅受邀深度参与新版眼轴长度与近视防控专家共识的研讨会,更与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展现了国产技术的实力与行业担当。

image.png

战略合作启动,医工共融反哺行业规范

 

26日午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与安视康“视觉健康智能技术研究与开发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在上海富悦大酒店隆重举行。

image.png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邹海东院长指出,双方合作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医工结合”从理念走向实践。他期待通过临床需求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催生真正解决临床问题的新工具、新方案。

image.png

该合作项目负责人、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儿童近视防控学科带头人何鲜桂教授对此次“院企合作”满怀希冀,期待能将在近视防控领域积累的临床洞察、大数据和标准研究,与安视康在光学设计、智能算法与产品转化方面的硬实力相结合,共同回答临床实践中的真问题,攻克技术应用中的难点。

 

而项目产生的高质量数据与研究成果,不仅将服务于患者,更期望能反哺于行业,为相关技术标准与临床指南的制定,提供来自中国的有力循证依据。

image.png

安视康创始人王飞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合作将聚焦于视觉健康智能技术的攻坚与落地,包括推动如“周边眼轴”等前沿眼科概念的临床应用,共同研发契合临床工作流的创新产品,参与视觉健康相关标准共识与指南的制定。

image.png

专家共识研讨,共探近视防控精准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安视康有幸受邀参加了新版眼轴长度与近视防控专家共识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汇聚了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领军专家,基于目前最新的循证证据,重点围绕眼轴测量的新指标,不同年龄段眼轴发育参考区间,以及风险预警与干预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等核心开展探讨。

 

image.png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许迅教授强调,希望这一版共识,能够系统地更新完善原共识内容,为近视防控的动态管理、精准干预提供具有前瞻性与实操性的一线专业指导,推动近视分级分类管理迈向精准化,提升防控效果。

 

image.png

会上,创始人王飞也表达了助力临床落地的决心:面对中国庞大的视力健康需求,将结合临床的真实场景,用扎实的技术,让专家共识的蓝图转化为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受益的临床现实。

image.png

国产眼科设备创新,推动临床应用转化

 

大会期间,安视康与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联合举办了“近视防控创新技术与临床应用专题会”,由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朱剑锋教授主持,共同探究近视防控领域前沿的创新技术与临床实践。

image.png

何鲜桂教授分享了《眼轴应用+周边眼轴长度思考》课题,认为周边眼轴在全面掌握眼球的真实形态、实现视网膜形态及个性化验配的可视化等临床应用方面,有重要价值。

 

她提到,安视康研发的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天鹅Swan 周边眼轴系列」可通过内置固视灯引导离轴注视,实现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和斜向0-30°范围内的周边眼轴的精准测量,填补了专用周边眼轴测量仪空白。

image.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付晶教授在分享《智能化视筛仪与眼轴测量在儿童近视筛查中的应用》时,公布了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天鹅Swan」与Lenstar900散瞳前数据一致性比较的研究结果(受试者为779名青少年儿童)——两者测得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角膜厚度等,均无临床差异。

 

对此,付晶教授肯定道,天鹅Swan的检查速度更快、检出率更高,日筛可以达到千人以上,能够作为筛查及临床检查的参考设备。

image.png

会虽已落幕,但安视康在近视防控领域的探索并未止步,未来将继续深化与临床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创新技术转化,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视觉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方案”与“智慧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