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申沛农剪纸艺术馆在津开馆——非遗之光照见匠心与人生

栏目:行业   作者:公孙喜    发布时间:2025-10-30 15:32   阅读量:11511   会员投稿

申沛农剪纸艺术馆在津开馆

——非遗之光照见匠心与人生

10 月 29 日,以京派剪纸开山人物申沛农先生命名的剪纸艺术馆在其故乡天津宝坻正式开馆。600余幅剪纸珍品首次“归巢”,独具特色的“申氏风格”从此有了系统展示与永续传承的“家”。

一馆藏一生

申沛农(1936—2001)自幼患类风湿关节炎,重度肢残,却在昏暗小屋中伏案四十余年,以剪刀为笔,镂刻光明。馆内展品贯穿其创作全程:

1958 年首发于《北京日报》的《花灯迎春》;

入选全国美展的《献上一朵小白花》原稿;

1986—2001 年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持续创作的 15 幅生肖迎春剪纸,从“虎年大吉”到未竟的“蛇年”草图,均配创作手记,首次公开展出。

一眼识“申氏”

申沛农突破单色剪纸传统,自创分色、染色、套色、布纸结合等 7 种技法,形成“色彩绚丽、装饰饱和、观照现实、雅俗共赏”的鲜明标识。戏狮、兔娃、布老虎等 12 件代表作悬挂于“色彩走廊”,一步一景,尽览其美学革新。

一幕重现场

“创作场景复原区”申老用过的磨到发亮的剪子、刻刀、起稿子的毛笔、铅笔、刻垫、戴过的眼镜……,观众俯身即可看见深浅不一的刻痕。

一份传下去

2019 年,“京派剪纸(申沛农)”被列入北京市西城区非遗名录。艺术馆与先期落地的“申沛农剪纸艺术研习基地”形成联动,每年提供 200 个免费培训名额,重点面向残障人士与留守儿童。开馆当日,首批 30 名学员在传承人指导下剪出“福”字,寓意“把福气剪回家”。自 2025 年起,该馆将成为“申沛农杯”全国剪纸艺术展永久会址,两年一届,让非遗在当代生活中“活”起来。

从报纸报眼到艺术馆展墙,申沛农用一把剪刀剪出时代剪影,也剪出坚韧人生。新馆落成,不仅是对一位艺术家的致敬,更为这座城市留下一把“会发光的剪刀”——提醒后来者:心有光芒,必有远方。

(朱京立  杨成林)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