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承载着无数期待与祝福
记者:林若彤
2024年春,在中港科技创新协会年度大会上,福州知名中医妇科专家郑碧娜女士,凭借其原创技术成果“基于健康风险预警的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管理系统”,从众多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度医疗科技创新奖”,再次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这位长期深耕女性健康领域的医学工作者身上。
这已不是郑碧娜首次在医学科技奖项中摘得桂冠。早在2022年,她便凭借多项在女性内分泌调理与产后康复领域的原创性研究与实践成果,荣获“2022年度艾斯博医学卓越成就奖”,被业内誉为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智能系统融合应用的典范人物。此次再度获奖,更是在全国医疗科技界引发强烈反响。
活动当日的颁奖现场座无虚席,在众多来自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代表环绕中,一场关于“女性精准健康管理路径”的高峰论坛也同步举行。作为获奖者代表,郑碧娜女士在台上介绍了她主导研发的“基于健康风险预警的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成果。她声音不高,却节奏清晰,几次话语落定,全场响起掌声。她说:“技术是中立的,智慧要放在最需要的地方。我只希望女性可以更早发现问题,也能更有信心面对健康挑战。”
这套系统以数据驱动的智能模型为核心,结合女性月经周期、情绪状态、体温波动、基础代谢率等多维指标,进行风险等级识别和预警,并自动推荐中医辨证调理方案或就诊路径建议。核心创新不仅在于预警机制的科学性,更在于系统构建了一整套电子健康档案与全周期干预模型,让“预防”真正成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
中港科技创新协会评审委员会主席在会后接受采访时提到:“我们在评选过程中采用了多轮交叉评审与盲评机制,郑碧娜女士的成果不仅在技术成熟度上具备高标准,更展现出深度社会适配性与临床落地能力,是当前医疗科技创新中的典范代表。”
实际上,在进入最后评选环节之前,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8个医疗科技项目报名参与“医疗科技创新奖”评选,其中包括北大医学院团队针对肿瘤患者术后营养评估的AI辅助系统、上海某智慧诊疗平台基于基因组数据的个性化用药平台等高水准参选作品。但郑碧娜的项目因其“专注于女性特定健康周期”、“融合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以及“可复制推广性”三个评估维度,均取得评审团近满分评价。
这份认可并非偶然,而是其多年坚持“问题导向研究”的自然结果。早在2021年,她就曾因“基于周期监测的女性内分泌平衡支持软件”获得多个医疗创新孵化项目支持。而“2024年度医疗科技创新奖”获奖成果的研发与系统迭代,正是基于过去十年她在临床诊疗中持续积累的女性慢性健康症状与调理路径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中,她还受邀担任专家小组评议成员,协助评审另外15个决赛入围项目。在会议闭幕前的一场简短专访中,她提到:“我非常乐意看到越来越多中青年医生投身于中医现代化与数字化建设。我所做的,不过是多走了几步、早走了几年。”
来自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青年博士对此表示深有共鸣。他的参评项目虽然未能进入前三,但在点评环节中,郑碧娜针对其算法数据偏倚问题给予了精细指点,还建议其考虑结合女性体质分类进行模型调优。“她在我们这些青年研究者眼中,不只是评委,更是有温度的同行。”
此次连续获得两项重量级奖项,不仅是对郑碧娜个人学术能力和创新实力的肯定,也代表了一个趋势的浮现——中医理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预警算法等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道路,正在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通途。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数字化转型与赋能发展,国家卫健委、科技部等部门连续推出支持女性健康管理科技成果孵化的扶持政策。“基于健康风险预警的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管理系统”在这条主线上不仅走在前列,更为如何在传统医学理论下进行可量化模型构建提供了范式参考。
从福建福州的诊室走向国家级科技领奖台,郑碧娜的专业精神与女性关怀视角,已经为无数医务人员树立了榜样。在她的推动下,科技让中医妇科不再只是“经验之谈”,而成为一套体系科学、可复制、具可持续影响力的服务方案。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郑碧娜的实践路径和成果模型将在未来5-10年内引导一系列女性健康智能管理产品的迭代升级,也将推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对女性生理周期性特征识别与主动管理能力的系统化提升。
而她本人,似乎从未放慢脚步。“我还在改进第二代模型,下一步,我们会加入更多个性化调理路径,让每一位女性都能找到自己的健康节奏。”她平静地说。
这是一个奖项的归属,更是一个学术与临床长期耕耘者应得的礼赞。
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承载着无数期待与祝福
在A股延续震荡的行情下,部分资金转向具备
当前,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兴能源等智能
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八
随着HarmonyOS6的正式发布,鸿蒙
10月30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贵金
进入十月,北方地区的天气用“断崖式降温”
随着11月市场窗口期的到来,多家券商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