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 嵇波教授治疗失眠的案例分享

栏目:行业   作者:郑袖    发布时间:2025-11-10 17:13   阅读量:7979   会员投稿

从“失眠”到“酣睡”:东城中医院嵇波教授基于形神同调养心神理论的失眠转眠实践与经验

专家介绍:嵇波,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王永炎院士博士后,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研究生。出诊时间:每周四、周日全天。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先后主持、参与各类课题25项,发表文章216篇,曾留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首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美国中医中心主任,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医生;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疾病分会常务理事。

专家擅长:中重度失眠和焦虑抑郁,带状疱疹及重度后遗神经痛,记忆和认知障碍,耳鸣耳聋,中风偏瘫和失语症,面瘫、偏头痛、各类痛症,胃炎、消化道溃疡、腹痛、哮喘、便秘和腹泻等;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崩漏,慢性疲劳、湿疹、荨麻疹等疾病。

摘要

顽固性失眠(中医多归属于“不寐”“目不瞑”范畴)作为一种慢性、重症睡眠障碍,其核心特征在于病程漫长、疗效反复且伴随显著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躯体化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现代临床针对此病多采用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等进行干预,虽能短期控制症状,但长期应用引发的药物依赖、戒断反应和其他副作用,往往使患者陷入新的困境。嵇波教授在长期临证中,提炼出该病的核心病机在于“阴阳枢机不利,营卫循行乖逆”。具体而言,或为卫气亢盛于外而不能顺利入于阴分,导致“阳浮于外”;或为阴精血液亏虚于内而无力涵摄阳气,致使“阴虚阳亢”,二者最终均会引发心神失养、形神功能失调的恶性循环。基于此,其治疗确立了“形神兼治”的根本法则,实践中采用中药内服与针刺外治相结合的综合方案,旨在实现形体与神志的同步调节。嵇波教授以“形神同调”为指导,在治疗顽固性失眠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案例,其经验为临床攻克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范本,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一、一位长期失眠者的“破局”之旅

周日上午的诊室一切如常,静谧中透着暖意。嵇波主任总是提早到来,打开窗流通空气,又将空调调至适宜的温度,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患者吕女士,65岁已退休,愁容满面地坐下,话语中满是疲惫对嵇主任说:“嵇主任,您可得好好帮帮我,我失眠反反复复10多年,一直在北京安定医院诊治,吃什么药都不见好,人都快撑不住了”

嵇波主任静心聆听着,目光沉稳而关切。“您先别着急,”她温和地问道,“现在都在服用哪些药物?具体用量是多少?”

目前服用西药4种,米氮平、坦度螺酮、西酞普兰、地达西尼等,但一直睡眠没好转,入睡需要1小时以上,整夜睡眠3-4小时,

“早上10毫克的西酞普兰2片,坦度螺酮1片,每天3次,每晚要服用米氮平1片,还要加用地达西尼1片”吕女士叹了口气,“就算这样也只能睡3-4个小时,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而且醒来之后脑袋昏沉,就像没睡过一样,心里烦得慌,整日什么都不想干,情绪低落,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这药越吃越多,越吃越高级,人都要吃傻了......”

嵇波主任点了点头:“您的情况我非常理解,临床上像您这样因长期失眠而备受困扰的患者有很多。您所经历的痛苦并非个例,也绝非无解,请您一定要建立信心。”继而她依照中医“望闻问切”的步骤细致诊察,发现其舌暗红、舌体胖大、舌肌纤颤、脉象沉细,前额部触诊更是十分僵硬,头皮紧张,颞侧有明显条索状。

“您看,”嵇主任耐心地解释道,语气温和而笃定,“长期的失眠,耗伤的是人的根本,在中医看来,这已经导致了‘形神两伤,肝肾阴虚’。神得不到滋养,所以心烦焦虑,舌肌纤颤;长期心情不好,影响了脾的气血生成功能,所以疲惫不堪却无法安睡。这是一个需要系统调整的恶性循环。“针对您这样复杂的情况,单一方法往往达不到疗效。我的方案强调‘针药结合’,追求协同效应。针刺,尤其是头部的穴位,能迅速缓解您的紧张焦虑,其他穴位共同配伍也能共奏补肝肾、健脾等养形之功。而中药则像慢火细炖,专注于滋养您亏虚的肝肾阴血和脾之气血,从根本上修复脏腑功能,巩固疗效。请您建立信心,我们一步步来,完全有希望让您的身体重回正轨。”

这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同一颗定心丸。吕女士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仿佛在长久的黑暗中,终于看到了一缕确凿的光。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约两个月的系统治疗,吕女士已基本停服了所有西药,每晚能自然睡6-7小时,醒后状态大幅改善,重新找回了久违的平和与活力。

失眠形成的病因和机理

嵇波主任在临床中尤为强调,理解顽固性失眠,必须溯源至《黄帝内经》的营卫理论与阴阳学说。《灵枢·口问》有言:“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阳气盛,则寤矣。”明确指出睡眠与觉醒由阴阳之气的盛衰出入所主导。而长期失眠的形成,正是一个“由神及形、由功能性失调到器质性耗损”的渐进过程,其核心病机可概括为“因郁致耗,因耗致损,因损致顽”。

对于吕女士这类患者,首先存在“体质偏颇”的内在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人到中年,肝肾阴精本就在自然衰减,如同灯油渐渐消耗,此为失眠发生的“根本”。其次,“长期情志不遂”是关键诱因:思虑过度,劳神操心,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郁日久则化火,暗耗阴血,如《灵枢·本神》所言:“怵惕思虑者则伤神”,心神被扰,阳亢于外而不能入于阴,初期表现为 “神躁”,患者仅感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若未及时纠正,神躁不宁日久,则进一步耗伤精血阴液,导致“形损”。阴不制阳,虚火内扰,心神失养,脏腑功能失调,便形成了彻夜难眠、醒后不解乏的“形神两伤”之局。

此时的失眠,已非暂时的“睡不着”,而是身体阴阳枢机失调、营卫循行道路壅滞的严重信号。《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如今营卫交会之路受阻,既导致 “阳亢不入于阴” 表现为烦躁难眠、,又引发“阴虚不得敛阳”表现为虚烦早醒、醒后疲惫,最终陷入“失眠—焦虑—耗伤—失眠加重”的深度恶性循环,使身心状态彻底失衡。

三、嵇波主任的调神安眠方略:形神同调,针药并重

面对吕女士这般复杂的顽固性失眠,嵇波主任并未采用单一安神之法,而是制定了一套融汇“调形”与“治神”的综合方案,旨在为紊乱的睡眠节律进行系统性“复位”。

(一)调神为先:宁心益智,安养心神嵇主任首重调神,创立“宁心益智稳心针法”。该法以督脉要穴为核心,取百会“统摄诸阳之功”,配印堂清利头目,共奏醒脑开窍之效。同时重视心经原穴神门与心包经络穴内关的配伍,正如《玉龙歌》所言:“夜不能眠心胆虚,神门内关莫踌躇”,二穴相配,可泻心火、理气郁,令神志得安。

在取穴基础上,嵇主任善用特定穴组协同增效。取膻中调畅一身之气机,使“理气以安神”;配三阴交调和肝脾肾三经,使阴阳平衡;佐以安眠穴沟通阴阳跷脉,共奏养心安神之功。针刺时讲究“以柔制亢”,手法轻柔缓进,通过微细捻转引导经气,使亢奋之神渐归宁静。

值得一提的是,嵇主任还将现代针灸研究成果融入传统诊疗,如运用认知情感区等经验效穴,从形神两方面协同调节。这种古今结合的取穴思路,既秉承了中医经典理论,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学术思想,为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治形为基:滋养肝肾,固护根本在调神的同时,嵇主任强调必须夯实物质基础。这点在针刺治疗也有所体现,她选用太溪、三阴交、涌泉等滋阴要穴,施以“温润”补法,旨在滋养肝肾阴精。吕女士兼有脘腹痞闷、呃逆脾胃不和症状者,则辅以足三里、中脘等穴调和气血生化之源。针刺治形,重在通过经络调节,启动身体自我的修复机制,为神志的安宁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同时,嵇主任重视通过中药固护根本。针对吕女士肝肾阴虚兼有心脾两虚的证候,开具合适中药:

麸炒枳壳15g 当归20g 白芍15g 生龙骨(先煎)20g

珍珠母(先煎)15g 煅紫石英(先煎)15g 制远志15g 石菖蒲15g

合欢皮10g 刺五加20g 茯神15g等。

此方以潜阳安神、交通心肾为核心,选用生龙骨、珍珠母等矿物药重镇浮越之阳气,配合肉桂引火归元;同时以合欢皮、香附疏解肝郁,茯神养心安神,佐以生地黄、玄参滋养阴液,丹参、牡丹皮活血通络,更入石菖蒲开窍醒神,枳壳理气和中。全方融潜镇、解郁、滋阴、活血诸法于一体,既着重安定浮越之神志,又注重调理气血阴阳之根本,体现了"形神同调"的诊疗思想。

(三)针药协同:各展其长,相辅相成嵇波主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对针药结合的深刻见解。她强调,针刺与中药各有所长,二者的协同运用是提高顽固性失眠疗效的关键

(四)授之以渔:生活调摄,巩固疗效

嵇波主任极为重视生活调摄在治疗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其视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关键。她不仅给予患者具体的行为指导,更注重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身心互动模式。

她提出“睡前三要三不要”原则:要进行舒缓的呼吸训练以使气机平和,要以温水泡脚引火归元,要营造幽暗、安静的睡眠环境;不要在睡前接触手机等电子设备,不要在睡前激烈讨论或思考问题,不要在非睡眠时间卧床。同时,她特别强调饮食调养,建议晚餐宜早、宜少、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厚味之品。

四、康复故事:从“依赖药物”到“自然安眠”

经过约两个月形神同调的系统治疗,吕女士的睡眠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她目前已经停服各类安眠与抗焦虑药物,每晚能在30分钟内自然入睡,持续睡眠6至7小时,次日醒来的不适感也大大减轻,久违的平和感重新回到了她的生活中。记得后期复诊时,吕女士面容舒展、语气轻快,她真诚地说道:“嵇主任,真的太感谢您了!之前吃了那么多药都不见好,没想到通过系统的针灸联合中药调理,遵循着您指导的西药减药方案,一步步真的把的睡眠找回来;而且目前我可以做家务,能快乐积极地参加一些活动,如跳舞、唱歌、运动等。”

嵇主任欣慰地点点头,叮嘱道:“您能康复,是靠您坚持配合我们治疗方案,系统调整的结果。睡眠是身体阴阳自和的自然表现,后续养护至关重要。《内经》讲‘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请务必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思虑过度,让身心始终处于放松平和的状态。偶尔有睡眠波动也属正常,切勿焦虑,以平常心对待即可。”

五、结语

顽固性失眠的治疗,远非“一药或一针安神”的单一干预,而是基于“形神一体”观、紧密结合患者体质与病程进行系统地调整。嵇波教授的治神方略,既深植于《内经》“阴阳寤寐”与“营卫循行”的经典理论,又充分融汇现代心身医学理念,通过“调神、治形、针药协同、生活调摄”的综合策略,将抽象的“阴阳失调”转化为具体的治疗步骤,将“顽固性失眠”转变为“可愈性的身心状态”。

正如吕女士的康复历程所印证,中医调治失眠,不仅是“安神”,更是“复位”。复位于阴阳相交的生理节律,复位于形神互养的和谐状态。这既是传统睡眠医学理论的当代践行,也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核心思想在情志病治疗中的生动诠释。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