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木兰茶故事,产业链变革与全球市场

栏目:行业   作者:肥义    发布时间:2025-11-13 09:30   阅读量:9495   会员投稿

木兰茶故事(Mulan Tea Story),投资12家工厂、布局全球14家门店,用Web3带中国产品“优质出海” 在“中国产品出海”的浪潮中,大多数品牌走的是“贴牌代工+海外经销商”的老路——但木兰茶故事却走出了一条“反常规”的路径:从收购和投资武夷山岩茶厂、茶酒厂等12家上游工厂,到在全球布局7家直营店,再用Web3的RWA模式连接“中国生产”与“全球消费”,它正在打造一套“中国优质产品出海的新范式”,而这一切的起点,是一杯“好茶”。

上游破局:12 家工厂投资与并购,用 “供应链金融”  “成本减法”

“中国不缺好产品,缺的是‘把好产品做到低价’的供应链能力。” 这是木兰茶故事团队在调研时的核心结论。为解决 “上游成本高、品质难控” 的问题,他们从 2023 年开始,陆续投资收购 12 家传统工厂与农场,覆盖 “原材料 - 生产 - 加工” 全链条:

1、茶叶板块:收购 2 家武夷山岩茶厂(含 “三坑两涧” 核心茶园)、1 家福建红茶厂,实现 “从茶树种植到茶叶烘焙” 的自主把控 —— 茶农不再 “卖给中间商”,而是直接供应给自有工厂,鲜叶成本下降 15%;

2、衍生品类:收购 3 家茶酒厂(掌握基酒酿造技术)、2 家日化原料厂(研发茶提取物护肤品),将岩茶的 “价值延伸” 到更多品类,避免 “单一产品依赖”;

3、基础原料:收购 4 家农产品农场(如浙江绿茶种植园、云南普洱茶园),通过 “规模化采购” 降低原材料成本 —— 例如统一采购茶叶加工设备,单台成本比工厂单独采购低 20%。

更关键的是,木兰茶故事通过 “供应链金融” 优化资金流:上游工厂无需 “垫资生产”,而是根据 “RWA 兑付权订单” 获得预付款,再采购原料组织生产,彻底解决传统工厂 “资金周转难” 的问题。“以前工厂接 100 万的订单,要自己先垫 50 万买原料,现在有了预付款,零垫资就能生产。” 武夷山某岩茶厂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让工厂的生产效率提升了 30%。

全球布局:家直营 + 6 大商超专柜 + 1家总部旗舰店,构建 “兑付网络”

“光有好产品还不够,要让全球用户‘买得到、兑得到’。” 木兰茶故事渠道负责人表示,为此他们构建了 “线上数字通证 + 线下实物兑付” 的全球渠道网络:

1、直营店:在 7 个国际城市开设 “木兰茶故事直营店”,统一采用 “玻璃幕墙 + 东方茶元素” 的设计风格,既是 “产品兑付点”,也是 “中国茶文化展示窗口”—— 用户持 RWA 兑付权,可到店直接兑换岩茶、茶酒等产品,还能体验 “岩茶盲盒拆盒” 的互动玩法;

2、国内旗舰:杭州拱墅区万广汇 A6 栋的独栋玻璃旗舰店,作为 “国内体验中心”,既服务国内用户,也接待国际游客(距离杭州站仅 20 分钟车程),展示 “中国生产 + Web3 技术” 的融合成果;

3、商超合作:与 6 家国际大型商超合作设立专柜,覆盖 “日常兑付场景”—— 用户在商超购物时,可现场购买 RWA 盲盒,或兑换已持有的兑付权产品。

“我们的海外渠道不是‘卖货点’,是‘兑付节点’。” 渠道负责人强调,无论是直营店还是商超专柜,核心功能是 “让国际用户的‘数字权益’快速转化为‘实物产品’”—— 例如伦敦用户在线上买了 RWA 盲盒,可当天到伦敦直营店拆盒兑付,无需等待物流,解决 “数字权益落地难” 的问题。

出海逻辑:瞄准 “币圈群体”,做 “消费降级下的优质选择”

“全球消费大降级,不是‘不消费’,是‘更理性地消费’—— 用户想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产品。” 木兰茶故事市场负责人表示,这正是他们的 “出海机会”。

他们的目标用户非常明确:使用数字货币的国际币圈群体—— 这一群体既熟悉 Web3 技术(容易接受 RWA 兑付权模式),又对 “性价比” 敏感(数字货币波动大,更注重 “资产保值” 与 “消费划算”)。

针对这一群体,木兰茶故事用 “RWA 兑付权” 做 “资产保底”—— 用户购买的盲盒不仅是 “消费”,还持有 “可兑换实物的权益”,避免传统消费 “买完就贬值” 的问题;

通过供应链优化,将产品价格做到 “比国际同类产品低 30%”—— 例如同样品质的 “岩茶拿铁原料包”,国际品牌卖 20 美元,木兰茶故事仅卖 14 美元,且通过 Web3 溯源确保 “正宗中国岩茶原料”。

“我们要做的不是‘卖岩茶’,是‘用岩茶做敲门砖’,带更多中国优质产品出海。” 市场负责人透露,下一步他们将推出 “茶提取物护肤品”“中国特色茶点” 等品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