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吕联煌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暨九五诞辰纪念会

栏目:行业   作者:冯亭    发布时间:2025-11-17 10:37   阅读量:6410   会员投稿

近日,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的“吕联煌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九五诞辰纪念会”在福建会堂召开。会议围绕着吕联煌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医学教育实践展开深入研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福建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福州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天明书记、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林学理副主席、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宪主任、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韩忠朝教授、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建祥教授、福建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爱民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陈椿教授、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熊磊总会计师、以及来自省内三十余家医院血液科主任、专家、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同仁等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科主任、福建省血研所所长李乃农教授主持,陈元仲名誉院长介绍吕联煌教授主要成就,张天明主任、林学理副主席、王建祥主任、黄爱民副书记、陈椿院长致辞。

张天明主任表示吕联煌教授是我国血液病学领域的杰出代表,曾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党委书记、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创建了福建省医学教育的博士点,在国内首先发现"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流行区",获得近30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希望后辈们在缅怀吕联煌教授的卓越贡献时,可以传承其学术精神和高尚医德,为健康福建、健康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林学理副主席在致辞中指出,吕联煌教授是我国血液病学领域德高望重的泰斗级专家,是福建医学科学界的骄傲与标杆,为我国医学科技事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硕的学术成果。省科协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团结引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吕联煌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定创新自信,勇担时代使命,在科技领域深耕细作、勇攀高峰,为推动福建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王建祥教授简要回顾中国血液学的发展历史,高度评价吕联煌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展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白血病的专家之一,率先开展了雷公藤内酯醇治疗急性白血病、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cl-2反义核酸治疗白血病的研究,发现了我国第一个HTLV流行区,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爱民副书记表示,吕联煌教授是福建省首位博士生导师,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临床中细致入微的诊疗,讲台上循循善诱的教诲,培养出几代医学栋梁,用言传身教诠释了"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

陈椿院长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及感谢,他指出吕联煌教授作为全国血液病学的著名专家,对中国血液病学作出的历史性的贡献,其学术思想对现在的血液病学界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对推动血液病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希望各位协和人在其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前进发展,为医院的建设添砖加瓦。

随后张天明书记、林学理副主席、王建祥教授、张晓辉教授、陈椿院长、陈元仲教授参加了“吕联煌教授雕像揭幕”。

韩忠朝教授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吕联煌教授第一届硕士研究生、现为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深情回忆起吕联煌教授讲学时候循循善诱、严谨专注的神态以及查房时耐心细致、抽丝剥茧的轻松氛围。他说吕教授时常激励学生直面挫折,学术从无坦途,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迈进的脚步。这番教诲至今铭刻心间,宛如夜中的灯塔,赋予学生在学术征途中披荆斩棘的勇气。

吕联煌教授的学生代表王少元教授、沈建箴教授、林艳娟教授、刘庭波教授、杨凤娥教授、李东良教授分别围绕吕教授的六个主要学术思想及学术成果进行详细汇报,包括:发现成人T细胞白血病中国流行区建立HTLV-1病毒感染监测与防治体系、植物抗恶性血液病有效成分研究、Bcl-2抑制剂的研究应用、耐药机制探讨与联合治疗方案个体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铁粒幼性贫血、出凝血等重要的临床科研成果以及教育思想,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闭幕上血研所所长李乃农教授代表承办方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大力支持本次会议的院领导、各位学生代表等表示衷心感谢,研讨会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