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景录先教授:以岐黄为舟,融汇中西,培育新时代中医内分泌传承人

栏目:行业   作者:李牧    发布时间:2025-11-23 15:11   阅读量:15797   会员投稿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学院的卓越医师培养体系中,临床导师制是传承学术精髓的核心环节。作为这一体系的中坚力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景录先教授,正以她48年深耕中西医结合内分泌领域的积淀,践行着“岐黄薪火相传”的使命,并以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塑造着新一代医者的诊疗智慧。

特色诊疗:构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范式

在景录先教授的诊室与课堂上,她所传授的远非固化的方药,而是一套成熟且极具特色的诊疗体系。其核心,是她基于经典、历经临床千锤百炼后提出的 “脾肾同治、气血调和” 学术思想。

对于糖尿病,她教导学生要超越“降糖”本身,着眼于长远,立足以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之法防治并发症,将治疗关口前移。

面对甲状腺结节,她则娴熟运用 “疏肝化痰、软坚散结” 的策略,为学生生动诠释如何通过中医药干预控制病灶发展,有效降低手术率。

在治疗肥胖症及代谢综合征时,她所独创的 “调肝健脾” 中医疗法,结合个性化中药减重方案,展示了中医在代谢调控方面的独特优势。

她始终向学生强调“中西医协同”的价值:以现代医学的精准诊断作为“眼目”,以中医的整体辨证与调理作为“根本”,实现优势互补。

临床导师的双重使命:医术传承与医德浸润

作为岐黄学院的临床导师,景录先教授深信,培养顶尖人才,关键在于“跟诊”。她让学生们沉浸式地学习如何将抽象理论与复杂临床现实相对接。

学生们在诊室里亲历的,不仅是上述特色疗法的灵活运用,更深刻感受到她 “从不忍心让患者多等一分钟” 的职业操守。她即使自身不适仍坚持完诊的担当,以及面对每一位患者时所展现的仁心,都成为最为鲜活的“医德课”。

从临床到书案:构建学术传承的完整链条

为将毕生所学系统留存,景录先教授深夜伏案,致力于将包括特色疗法在内的学术思想编纂成专著。这部即将问世的著作,旨在成为一本能够指导年轻医生解决实际问题的 “临床实战指南” ,特别是要将她推动的 “部分糖尿病患者通过中药与生活方式干预实现停药缓解” 的临床路径完整呈现。

这一从 “口传心授”到“著书立说” 的跨越,构建了从临床实践到理论升华的完整传承链条,确保其独特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能泽被后学。

品牌背书:权威专家与薪火传人

景录先教授,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学院临床导师、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领域的奠基者之一。她师从国医大师,曾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融贯中西。她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获评 “首都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突出贡献专家” 。

如今,她将这份厚重的荣誉与独特的学术体系,转化为培养岐黄传人的不竭动力。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卓越临床导师的完整画像:她既是 “脾肾同治”学术思想的传授者,也是 “医患同心”伦理的塑造者。景录先教授正以她的全部热忱,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培养着能担当、有情怀、具创新的接班人。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