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汽车旗下全新车型深蓝L06已于近期正
备受瞩目的HOCH汉堡节全国巡展即将迎来年度收官之作。据悉,本次HOCH汉堡节全国巡展·上海站将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上海万象城正式启幕,持续12天,汇聚来自全国24座城市的40家顶尖品牌,预计将吸引全城美食爱好者前来打卡,冲击客流新纪录。
作为2025年全国巡展的压轴之站,HOCH汉堡节自南京启航,已先后登陆武汉、杭州、青岛、郑州、长沙、重庆七座城市,每站均创下销售与客流高峰。此次登陆上海,不仅是对全年巡展的圆满总结,更是一场集结年度精华、答谢全国粉丝的终极庆典。

活力潮流碰撞汉堡创意,收官站匠心独具
本次上海站打造兼具国际范与本地特色的社交氛围。众多品牌专门研发了上海限定款汉堡,将本地食材与风味创意融入经典汉堡架构,展现美食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
“上海是中国的‘消费之都’,也是国际文化交融的前沿阵地。我们希望能在这里,以最高品质的产品和最浓烈的欢庆氛围,为今年的全国巡展画上完美句点,也为明年的新旅程拉开序幕。”汉堡节全国巡展创始人“小李有点饿”表示。

汉堡节年末最强阵容,24城特色风味集合
作为2025年汉堡节全国巡展的收官之战,本届的参展品牌数量为全国各站之最。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北京、呼和浩特、昆明、深圳、大连、沈阳、哈尔滨等24个城市的40家品牌,为上海的食客们带来一场风味盛宴。
在汉堡节上,只需品尝汉堡,就能领略来自不同地域的地道特色。众多品牌各展风采,比如山西太原的汉堡品牌选用当地沙棘,黑龙江哈尔滨的汉堡品牌大胆创新采用鹿肉肉饼,宁波的品牌则利用海鲈鱼等当地食材进行料理创新。
与此同时,也有像连续九年荣膺米其林推荐的餐厅尚牛社会这样的标杆品牌,已成为沪上西餐创新的经典案例,也将在汉堡节首发限定新品。更有诸多毕业于法国蓝带厨艺学院的品牌主理人,他们将烹饪的严谨工艺与亚洲味蕾偏好深度融合,在深入理解西餐料理精髓的基础上,将汉堡视为作品进行系统性升级与创新。

上海万象城高品质场景联动,打造年末社交消费目的地
上海万象城所倡导的高品质、国际化生活方式,与HOCH汉堡节汇聚全国顶尖品牌、引领美食文化的定位高度契合。双方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一个集美食体验、社交互动、潮流打卡于一体的年末高品质消费目的地,为上海消费者带来一场味觉与体验的双重盛宴。
活动现场除汇聚各地人气汉堡外,也将延续HOCH汉堡节标志性的“拼堡堡”等互动机制,鼓励消费者分享品尝、拓展社交,进一步提升现场体验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构筑商圈共赢新生态,激活餐饮消费新动能
与此同时,针对HOCH汉堡节全国巡展活动,上海万象城推出「票根经济学·羊毛消费指南」,构建"汉堡节商户友好服务",消费者凭汉堡包装盒及有效支付凭证,可于场内指定餐饮门店享受限定折扣优惠及消费满额赠礼等多重专属福利,有效助力场内餐饮租户借助汉堡节实现客流转化与业绩增长的双效提升。
上海万象城还特别设置"欧气盲盒"互动机制:消费者完成任意汉堡品类消费,即可获得一次盲盒抽取资格。此次抽奖将实现100%中奖率保障,奖品不仅包括免费饮品,更包含100元无门槛消费券,沉浸式完善消费体验。
在此期间,上海万象城户外有街「树屋奇遇」慢闪街区也在继续,活动期内邀请到了多位品牌伙伴在暖冬惊喜启幕:彼得道格笔下超可爱的西高地小狗DunDun、集合3大童年IP的得力、火遍韩国的漫画IP邦邦的日常、国风茶道器具品牌页间、宠物户外服饰品牌WagTale,未来还将邀请更多神秘伙伴加入。备受瞩目的潮流轻餐品牌豆库以及手作咖啡品牌0566咖啡制作所也已开业,在户外有街随时感受All Day Chill的轻松氛围。

全年巡展影响力持续扩大,推动手作汉堡品类发展
回顾2025年巡展之路,HOCH汉堡节所到之处,均掀起一阵“手作汉堡”风潮。从青岛创下的单日销售纪录,到重庆刷新首日销售额破百万速度的佳绩,每一站都印证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创意化汉堡的需求与认可。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人认识到,汉堡不是一个简单的快餐品类,而是一个充满匠心与创意的专业美食领域。我们也期待能与更多优秀品牌一起,推动中国手作汉堡在国际餐饮界拥有更多话语权。”“小李有点饿”补充道。

本次上海站活动将持续至12月9日,每日营业时间为10:00-22:00,市民可免费入场消费。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28日-12月9日
活动地点:上海万象城 L1户外有街(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1599号)
出行小贴士:
地铁出行:10号线紫藤路站2号口直达
公交出行:776路、87路、149路、764路、虹桥枢纽1路等
深蓝汽车旗下全新车型深蓝L06已于近期正
近日,广东第九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公
11月22日,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川超)
20
上海市康桥镇秀沿路康桥半岛新城两层独栋别
在我们熟悉的荧幕形象里,宋佳谕是那个眼神
11月21-22日,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在举国欢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
2025年11月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