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四问”调林事 和谐促发展 ——万安县积极探索林权纠纷调处机制

栏目:行业   作者:唐昧    发布时间:2024-12-05 10:48   阅读量:6659   会员投稿

(郭庆 陈玥)在江西万安县广袤山林间,一场关于林权纠纷调处的生动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昔日,顺峰乡与赣县田村镇因佬佬山与破誉坑山场的界限模糊,历史遗留问题如同绊脚石,阻碍了和谐的步伐。而今,两地村民笑颜如花,这场林权纠纷的成功调处,不仅为他们铺就了和谐共融的大道,更点亮了乡村振兴的璀璨明灯。

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万安县林权纠纷调处以“四问”工作法为模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林权纠纷调处之路,不仅让当地的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历史”,更推动了林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问“症结”何处寻?精准排查无死角

面对林权纠纷的复杂局面,万安县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直面问题,精准排查。“症结怎么找?”成为了关键之问。县林业局携手自然资源局,整合林改成员单位力量,组织人员、成立专班深入基层查找历史遗留问题,并深入一线动员“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专业队伍,对林权纠纷进行全面摸底,并建立工作台账,确保问题排查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全县摸排历史遗留问题1496件。

二问“纷争”怎样解?四级联动闭环化

“纠纷如何解?”成为万安县林权调处的核心议题。为此,万安县创新构建了“组排查、村调处、镇化解、县联动”的四级联调机制,将“143+N”诉源治理机制融入林权纠纷调处中,同步邀请法庭协理法官现场协助调解,形成了矛盾纠纷化解的闭环机制。县级专班针对“错登、漏登”、界址不清、“一地多证”、插花山等问题编制印发《万安县关于妥善解决林权确权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采取1个林改问题1套解决方案的方式,积极发挥村组“五老”人员作用,成立村民理事会,稳妥推进遗留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目前,已调处历史遗留问题1004件,调处率达67%以上。

三问“专家”如何助?研判调解显真章

为了提升林权纠纷调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万安县引入了“专班+专家”的调解模式。各级调处中心成立了重点纠纷化解工作专班,林权调处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调解专家等担任专职调解员,针对疑难纠纷进行综合研判指导。在高陂镇泗源村,陈某连与陈某平两兄弟因山场界址纠纷而争执不下。为了化解这一矛盾,高陂镇组织双方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和调解。同时,借助现代技术(如林地GPS图斑)和林权证资料,精准复核了争议地块的历史改革与当前现状,争议地块的历史与现状得以清晰呈现,最终两兄弟握手言和,成为佳话。

四问“效益”如何增?资源盘活绿富赢

“效益怎么增?”是林权调处工作的终级之问。万安县在化解纠纷的同时,积极探索资源盘活之路,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乡贤助力,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入驻,在窑头镇谋划村级林下经济产业基地14个,盘活利用林地3000余亩,其中林下种植药材1100亩、林下养殖500亩,预计带动50余户农户增收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万安县与万安县佰草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中药材种植发展协议,计划近三年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10000余亩,并逐步完善形成药材种植研学、观光旅游、康养度假大健康产业。

万安县还通过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流转山场林权,绿色金融产业蓬勃兴起。盘活全县92万亩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获得江西银行吉安万安支行2.9亿元的贷款意向授信额度。出台了《万安县林业经营收益权证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发放了首批经营收益权证。创新“毛竹贷”、“油茶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林业贷款新增1700余万元,书写了绿富同行的崭新篇章。

万安县的林权纠纷调处工作,不仅是一场化解矛盾的战役,更是一次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该县通过“四问”工作法为模式,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林权纠纷调处之路,有效化解了当地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了林业经济的蓬勃发展,翻开乡村振兴事业新篇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