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三浦制药发布新技术,口服美容产业要变天?

栏目:行业   作者:白乙丙    发布时间:2025-03-10 10:27   阅读量:11624   会员投稿

2025年2月15日,日本株式会社三浦製薬旗下品牌DonCoo今日发布全球首例融合靶向递送与智能缓释技术的口服美白产品“雪白丸”第三代,标志着生物医药与功能食品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此次技术升级不仅解决了口服美容成分吸收效率与持续性的行业难题,更通过跨学科研发模式为未来生物活性成分递送技术开辟全新路径。

一、生物技术突破:靶向递送与缓释系统的双重革新

1.专利小分子靶向吸收技术(TNA)

分子级精准干预: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分子重组工艺,将白番茄提取物(含六氢番茄红素)、谷胱甘肽等核心成分优化至800道尔顿以下,突破传统口服成分因分子量过大导致的吸收壁垒。

黑色素合成路径阻断:靶向抑制酪氨酸酶(TYR)与TRP-1活性,从源头减少黑色素生成,同时修复紫外线引发的DNA损伤(基于白番茄与二裂酵母的协同作用)。

国际专利布局:依托三浦制药在超临界流体技术领域的2000余项专利积累,TNA技术已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号:LU506709)。

2.纤维网络缓释系统(FNSR)

仿生材料创新:与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开发的植物纤维素三维网络载体,模拟人体细胞外基质的pH响应特性,实现活性成分在肠道的分阶段释放。

生物利用度跃升:血药浓度稳定时长延长至18小时,规避胃酸降解与肝脏首过效应,使有效成分利用率提升至92%(传统口服剂型平均利用率不足30%)。

跨领域应用潜力:普林斯顿大学材料科学家Dr. Emily Carter指出,FNSR技术框架可适配抗衰老肽、代谢调节因子等成分,为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通用型解决方案。

二、功效验证:科学数据重塑行业标准

临床实证:针对1200名亚洲受试者的III期试验显示,8周服用后黑色素含量下降37.2%,肤色明度(L*值)提升6.3单位,抗氧化指标SOD活性提高28%。

安全性背书:通过FDA、SGS、CCIC等权威检测,未检出激素、重金属及争议成分(如传明酸),建立“高效+零风险”的产品新范式,哺乳期孕期女性也可安心服用。

学术认可:东京都立大学Kotohiro Nomura教授评价称,TNA技术将配位化学原理引入生物递送系统,为皮肤病靶向治疗提供跨学科方法论。

 

三、产业影响:技术驱动千亿市场变革

1.口服美容赛道升级

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口服美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3亿元,占整体美容市场的60%。TNA+FNSR技术组合有望推动行业从“成分竞争”转向“递送技术竞争”。

 

2.全球商业版图扩张

DonCoo计划借力TikTok、Shopee等电商平台辐射亚太市场,并同步进军北美高端口服美容领域,预计2026年全球销售额突破8亿美元。

 

3.生物医药领域外溢效应

三浦制药宣布将开放TNA技术平台,与药企合作开发靶向递送型药物,涉及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治疗。

 

四、未来展望:跨学科融合定义产业新维度

三浦制药的此次创新不仅限于产品升级,更揭示了生物医药与材料科学的融合趋势:

技术延展性:FNSR系统可适配脂溶性、热敏性等难递送成分,为维生素、益生菌等功能性食品提供技术模板。

可持续发展:采用植物源性纤维素载体,减少合成材料的环境负担,契合全球ESG投资风向。

精准医疗接口:靶向递送技术与个体化营养方案的结合,有望催生“基因检测+定制化口服美容”的新业态。

 

三浦制药通过TNA与FNSR技术的全球首发,展现了日本企业在生物医药交叉领域的研发纵深。这一创新不仅重新定义了口服美白的技术标准,更通过材料科学与皮肤医学的深度协同,为功能性食品、靶向药物乃至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范式。随着专利技术的全球落地,三浦制药或将成为引领口服美容向“精准化、长效化、科学化”转型的核心力量。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