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北京冠领律所引入AI科技赋能 推动律师行业告别“加班文化”

栏目:行业   作者:北门可    发布时间:2025-03-27 22:27   阅读量:7730   会员投稿

导语:

2025年初,随着政府及各大企业持续推进“反加班”改革,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率先引入AI智能系统,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工作效率,减少非必要加班。这一举措不仅是对行业痛点的回应,也为律师行业探索“提效、增质、减负”提供了新路径。

1743074431246601.png

律师行业加班现状:高压与隐忧并存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22名律师因过劳等问题不幸离世,其中最小年龄仅31岁。

律师行业长期存在“加班常态化”现象。

这一现象导致的根本原因是,客户沟通多集中于下班后、出差期间需连夜赶制法律文书、案件数量激增但费用下降引发的行业内卷等,均成为律师超负荷工作的推手。

一名从业者坦言:“30岁出头就开始脱发,自嘲‘聪明绝顶’,背后是难以缓解的职业焦虑和被内卷。”

工作1.png

冠领律所改革:科技赋能打破“熬夜赶工”模式

此前,冠领律所虽然严格按照法定规定支付了加班费用,但冠领律所却因延长加班被处罚,引发舆论关注。更引发行业大量思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每月累计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每日加班时间可延长至3小时,但必须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事件后,该所迅速启动整改,一方面,严格落实加班费支付制度,另一方面,引入AI智能系统,通过自动化文书核验、案件数据分析、以及案例检索等功能,将基础性、重复性工作交由技术处理,节省约30%人工耗时。律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替代不是取代律师,而是让人专注于核心业务,同时保障休息权益,让人回归健康生活,健康工作。”

加班.png

行业反思:反加班需制度与人文双轨并行

冠领律所的尝试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样本,但根治“加班文化”仍需更深层次的变革。

专家指出,单纯限制工作时长可能催生“隐形加班”,需同步提升单位时间薪酬、优化案件分配机制,并推动客户沟通规范化,避免非工作时间过度占用律师精力。此外,全国70万律师的庞大基数与激烈竞争,也呼吁行业建立更健康的评价体系,减少低效内卷。

  结语:

“让工作为生活铺路,实现健康生活,科学工作”保障身心健康才是本质。冠领律所的科技化实践,不仅是一次效率革命,更体现了对从业者的人文关怀。未来,如何将技术红利转化为行业可持续生态,仍需企业、政策与社会的共同探索。正如网友所言:“反加班不该是口号,而应是尊重人性的真实行动”。

让加班成为“过去式”更是各行各业应该深思变革的问题。

(本文数据来源:大皖新闻、行业公开统计;)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