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基层医院勇闯精准医疗前沿:孙守金荣膺医学领域创新技术成果奖

栏目:行业   作者:公孙喜    发布时间:2025-07-09 15:55   阅读量:14530   会员投稿

在2023年度医学领域创新技术成果奖评选中,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孙守金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基于智能基因解析的血液病精准诊疗引擎系统”脱颖而出,一举荣获该项殊荣。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基层县级医院在精准医疗前沿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为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工具。

据悉,“基于智能基因解析的血液病精准诊疗引擎系统”是一个融合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的综合诊疗平台。简单来说,该系统能够对血液病患者的基因组数据进行深度解析,快速识别出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和分子标志物,并结合海量医学数据库给出个体化的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相较传统依赖人工经验分析的方式,这一智能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捕捉疾病“密码”,为医生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分析海量复杂的检测数据,包括血液学检查、骨髓形态学以及基因突变信息等。过去,由于基层医院技术和设备所限,基因检测结果往往需要送往上级机构解读,耗时较长,一些关键致病突变可能因为经验不足而被遗漏。孙守金团队研发的这一诊疗引擎系统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据单县中心医院提供的数据,自该系统投入试用以来,血液病分型诊断的平均时间由过去的2周缩短至5天以内,诊断准确率从85%左右提升到了95%以上。尤其在急性白血病的早期识别中,该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隐匿的基因异常,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以往我们面对疑难血液病病例时,经常要等待分子检测结果,再组织多学科会诊,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孙守金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现在有了这个智能引擎,就像为我们配备了一位随身的基因分析专家,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海量的基因信息‘读懂’,并提示我们最有可能的诊断方向和个体化治疗策略。这大大提升了我们的诊治效率,也让患者受益匪浅。”

据介绍,孙守金早在2019年便敏锐意识到基因测序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血液病诊疗中的巨大潜力。为了将这一前沿理念引入基层医疗,他与医院年轻医生及外部技术专家组成攻关团队,克服资金和技术储备不足等困难,历时两年多反复研发调试,终于在2022年初成功研制出这套精准诊疗引擎系统,并于当年3月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该系统随即在单县中心医院展开临床试用,在实际诊疗中不断优化完善。

在孙守金的带领下,单县中心医院血液科的科研创新不止于此。2022年下半年,他的团队还开发了“基于云协同的血液病多维诊疗信息共享与分析平台”,实现了不同医院之间病例和诊疗数据的实时共享。通过这一云平台,基层医院遇到疑难血液病病例时,可以便捷地与上级医院专家共同讨论基因检测结果和治疗方案,大大提升了区域内疑难病例诊治的协同能力。

现年58岁的孙守金扎根县级医疗一线已有三十多年,不仅是当地著名的血液科专家,还在医学创新领域展现出非凡才华。他毕业于青岛医学院(现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单县中心医院开展血液病诊疗工作。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主导或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并获得过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荣誉。早在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期间,孙守金作为业务骨干荣获“防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此后他依然不断探索新技术,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为基层患者带来福音。

业内专家表示,在县级医院实现如此高水平的精准医疗技术突破实属难得。此次评奖的专家评委在颁奖词中评价称:“孙守金医生研发的智能基因诊疗引擎系统开创了人工智能赋能血液病诊疗的新范式,填补了国内基层医院在精准诊疗领域的技术空白,对于提升疑难血液疾病诊治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众所周知,“医学领域创新技术成果奖”是国内医学科技界的重要奖项,每年从众多候选项目中评选出极具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成果,竞争异常激烈。孙守金的获奖,不仅是他个人和团队努力的结果,也是对基层医疗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一次有力肯定。

荣誉面前,孙守金依然保持着科研工作者的谦逊与执着。他表示,这一奖项既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优化系统功能,扩展其在更多血液病种和治疗环节的应用。”孙守金说。展望未来,他希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县域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让基层的血液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大医院同步的精准医疗服务”。这一初心,正是他从医从研三十年来始终不变的追求。(记者陈晓云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