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热能时代的引路人”:吴明双专访实录

栏目:行业   作者:郑袖    发布时间:2025-07-14 11:48   阅读量:11545   会员投稿

在“高温”里寻找绿色答案

“节能,其实是一种对未来的敬畏。”采访一开始,吴明双的这句话,便在记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作为山东金石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吴明双已在高温节能材料领域深耕多年。他不是公众面前侃侃而谈的企业家,但在技术创新与产业推动的层面上,他是一位静水深流的力量。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学士起步,到带领团队研发出多项纳米绝热材料技术,吴明双以行动诠释了“绿色工业”的真正含义。

从工程师到企业家,一条跨越热力边界的路径

回顾吴明双的职业轨迹,不难看出其清晰的成长脉络。他1999年进入山东大学攻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四年后走入职场,最初在青岛能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热力工程师。那是一个高标准、快节奏的岗位,对每一个参数的精度、每一次系统的调节都有着严苛要求。“那段经历让我理解了热能系统的真正逻辑,也让我意识到传统方式的局限。”吴明双回忆说。对能源效率的不满,正是他转向节能材料研究的初衷。2008年,他开始涉足高温材料行业。2016年起,吴明双担任山东金石节能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全面负责公司战略与研发方向的制定。就在这一阶段,他将纳米材料与节能技术融合,带领公司在陶瓷纤维绝热制品上实现了从“模仿”到“原创”的跨越。

原创专利:用科技让高温更“温柔”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吴明双提到最多的,是“技术原创”和“应用价值”。他至今已拥有数十项专利,其中尤以“一种低导热率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最具代表性。这项专利不仅体现了热学性能的显著突破,更在实际应用中创造了上千万元的经济价值。

“过去很多高温工业领域要么用进口材料,要么只能靠堆积厚度来勉强保温,现在我们用纳米颗粒和复合技术做到了轻薄与高效兼得。”吴明双强调。这项技术目前已被安徽中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采用,并通过实际生产反馈证实其节能率提升可达15%以上。他还特别指出,除了专利本身,公司内部对这些技术的持续升级和产业化推进才是真正“护城河”所在。“一项技术,如果不能被产业接受、被市场检验,就不能算真正的创新。”

教育与传承:在高校播下创新的种子

除了企业家身份,吴明双还是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联合会的创业导师。他深知教育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价值。

“我始终认为,技术和思维要同步进化。高校里有很多年轻人有想法,但缺乏从0到1的实践机会。”吴明双说道。为此,他每年定期参与项目评审和课程指导,推动校企合作项目在实际中落地。

他所指导的学生项目曾获“创业领军奖”和“创业先锋奖”等荣誉,证明了他的教学不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真正帮助年轻人把科研思维转化为实际能力。

对未来的思考:节能技术不只是“做材料”

在采访尾声,记者问他如何看待未来的节能产业。吴明双的回答耐人寻味:“未来的节能,不只是材料性能的比拼,更是系统性解决方案的比拼。”他解释道,单一材料的极限早晚会遇到瓶颈,但如果能将AI智能控制、材料数据平台和实时监测技术结合起来,整个高温工业的运行效率将发生质变。“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探索软件系统与节能硬件的结合,比如开发智能管控平台,提升工艺系统的响应灵敏度。”

这让人看到了吴明双不同于一般工程技术人才的视角:他不仅站在材料前沿,更关注整个产业链如何协同优化。

结语:沉潜者的时代价值

从热电工程师到行业技术引路人,吴明双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转折,但却始终在持续积累与推进中焕发力量。

他说自己只是这个行业的“沉潜者”,但正是这些深潜水下的努力,才构成了节能材料技术演进的重要支撑。如今,在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全球语境下,吴明双和他所代表的“中国智造”力量,正悄然改变着高温工业的未来走向。

“材料能改变热,但人才能改变方向。”这是吴明双留给记者最后的一句话,也许,也是他职业生涯最好的注解。(记者/李安林)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