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八桂大地上的“寿险头雁”实践:织密健康保障网 绘就民生新图景

栏目:行业   作者:张仪    发布时间:2025-08-27 20:15   阅读量:13872   会员投稿

当“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商业保险正从多层次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加速向“核心参与者”跃升。

作为金融与健康跨界融合的制度安排,健康保险兼具风险转移与健康促进双重属性,既是守护民生的“安全网”,也是社会治理的“稳定器”。在八桂大地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寿险”)以“金融为民、金融便民、金融惠民”为底色,通过大病保险、长护险、惠民保等特色项目,以及“防贫四保”“惠邕保”“医保政策进万家”“关爱女性专属保险”等创新实践,交出了一份商业保险深度融入民生保障的生动答卷。

从“兜底保障”到“扩面提质”:大病保险托起民生底线

“幸亏有大病保险和‘惠邕保’,不然这24万元真不知该怎么扛!”南宁市西乡塘区居民陈先生的感慨,道尽了万千壮乡家庭的心声。

4岁的陈同(化名)被确诊“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需植入人工耳蜗,总费用24万元。基本医保报销5.6万元后,国寿寿险承办的大病保险赔付3.3万元,“惠邕保”补充报销2.4万元,合计为家庭减负11.3万元。这场“及时雨”,正是国寿寿险深耕健康保障的一个缩影。

依托崇左、贺州的市级试点经验,2024年起全面承接自治区14个地市的大病保险项目,服务覆盖超4000万参保群众,为困难群体撑起“保护伞”。

面对2024年14个地市同步承保的数据运维挑战,国寿寿险广西分公司在医保局支持下,对“自治区医保基金监管子系统”进行功能扩展与升级,实现数据对接、结算分析全流程数字化提效,更以60%的系统运维成本节约,为商保与医保协同运营提供了可复制的降本增效路径。人力保障上,按政府要求配置大病保险专业服务人员,推行大病保险专员与省市联动合署办公,将专业服务下沉基层,筑牢参保群众权益防线。

更值得关注的是大病保障的“济困实效”:2024年,广西享受大病倾斜政策的困难群众约24万人,赔付困难群众超240万次,困难群众赔付占比约49%,大病保险困难群众获赔金额超27亿元,同比增长约23%。通过自治区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大病保险真正成为困难群众的“救命钱”,为乡村振兴注入民生暖流。

事实上,自2012年我国实施大病保险制度以来,国寿寿险便作为首批承办机构深度参与。十余年间,其构建了覆盖承保、理赔、医疗核查、风险控制等全流程的专业运营体系,组建一支具备医学、财务、信息等综合背景的专业团队,支撑全国大病保险高效运营,成长为服务各地的领军力量。

国寿寿险在办大病保险项目超200个,自大病保险开办以来,累计赔付超2300亿元,有效放大了基本医保基金效能,显著提升了居民医疗保障获得感。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防护”:“防贫四保”筑牢振兴根基

在桂西南喀斯特山区,天等县曾因“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条件制约,脱贫攻坚时期面临贫困村多(59个)、贫困人口多(11.39万人)、产业薄弱等挑战。如今,当地1703名特困供养人员、190名事实无人抚养及孤儿,拥有了“崇惠保”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的全额补贴;全县范围内推行了“普惠意外伤害保险”,让农村转移就业人员因意外伤害导致的身故、伤残有了风险保障;农业灾害险覆盖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业等领域;防贫保建立了精准防贫长效机制……

这些变化的根源,来自于崇左分公司与天等县政府联合创新的“防贫四保”体系。

“防贫四保”以“保健康、保就业、保产业、保底线”四维协同,构建起全方位保障网络:补充医疗险筑牢健康防线,人身意外险守护就业安全,农业灾害险护航产业发展,防返贫保险守住脱贫底线。2024年度,“防贫四保”项目累计赔付金额903.66万元,惠及群众1597人,更荣获“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

“防贫四保”的创新内核,在于“政府财政补一点,保险公司免一点,辖内居民交一点”的筹资机制。这一政企协同模式正以“覆盖全场景、调动多主体、实现可持续”的系统设计,弥合着群众保障的缺口。

天等县农业农村局的总结精准概括了“防贫四保”之成效:健康有保障——降低因病返贫风险;就业有保障——防范意外致贫;产业有保障——覆盖种植、养殖等特色农业;兜底有保障——发挥防返贫“截流阀、拦水坝”重要作用。

“防贫四保”不仅是一次保障模式的创新,更探索出“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共治新格局。

从“政策宣传”到“服务下沉”:打通民生保障“最优一公里”

“袁专员,我家老伴儿异地就医要怎么报销?”在南宁市青秀区仙葫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国寿寿险医保服务专员袁国胜总会准时“坐诊”。这位28年司龄的“老国寿”,用“一周一入户、一月一拜访、一季一总结、一年一改进”的工作法,服务上万群众。在广西,像袁国胜这样的医保服务专员扎根服务点,通过驻点服务与流动宣传结合,让便民医保及大病保险服务“触手可及”。

截至2025年6月,广西累计举办医保政策宣讲活动近3万场,覆盖群众近100万人次。“医保政策进万家”活动中,政企联合组建的“宣讲队”用壮乡方言、通俗案例讲解保障范围、报销流程,让“书面语”变成“家常话”,让群众真正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在毗邻越南的凭祥市,国寿寿险入驻境外边民务工管理服务中心,为约17万名外籍务工人员提供风险保障;在候鸟式养老“栖息地”北海市,长护险为失能人员送去专业照护;广西全区范围内,“重疾一日赔”“理赔直付”等服务让保险温度可感可及。

国寿寿险通过“线下网络下沉+线上科技赋能”双轮驱动,将服务推向“最优一公里”:线下,94家客户服务中心(柜面网点)如“毛细血管”覆盖城乡;线上,构建“自助办、空中办、上门办”三位一体通道,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理赔直付”“重疾一日赔”等服务将“高效”写入“国寿好服务”的基因,数字化升级更让服务从“人工驱动”迈向“智能驱动”。

从“有服务”到“优服务”,从“广覆盖”到“体验佳”,国寿寿险的服务下沉,本质是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服务模式迭代,让民生保障从“制度覆盖”走向“情感认同”。

头雁领航:商业保险赋能社会治理的广西

健康是人民幸福的基石,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标志。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国寿寿险在广西的实践,为商业保险深度融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鲜活样本。

大病保险为基本医保夯实有力“防线”,“惠邕保”等普惠健康产品创新有效弥补健康保障缺口,“防贫四保”体系筑牢防返贫屏障助力乡村振兴……与此同时,国寿寿险服务下沉的“最优一公里”实践,则让保险从“金融工具”升维为“社会治理参与者”。

这些实践背后,是国寿寿险作为“寿险头雁”的战略定力——以专业化运营支撑体系搭建,以精细化服务回应民生需求,以政企协同破解保障碎片化难题。正如其在广西的探索所示:商业保险不仅能放大基本医保效能,更能通过机制创新,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

从“产品供给”到“服务赋能”,从“守护人民健康”到“促进共同富裕”,国寿寿险用实践证明,国有大型金融企业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全面凸显“头雁”力量、实现自身价值,为人民幸福写下更加温暖的保障注脚。

作为行业观察者,“保契”看见:广西壮乡的万家灯火因国寿保障而更加温暖,八桂大地的乡村振兴因风险兜底而更加稳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更是中国商业保险在多层次保障体系中的华丽转身——从“补充者”到“共建者”,从“跟跑者”到“引领者”。

“寿险头雁”领航高飞,在始终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金融保险集团、强化“一个国寿、一生守护”创新创业主旋律的基调中,描绘着金融保险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