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21日,康养新势力·你是最闪
近期苏州苏哈医院青少年心理门诊迎来就诊小高峰。记者在现场看到,候诊区内坐满了带着孩子的家长,据了解,最近一周该门诊接诊量较平日增加40%,其中初中生占比最高,达到45%,高中生和小学生分别占30%和25%。
"孩子每天早晨都说肚子痛,但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一位等待就诊的母亲告诉记者,她14岁的儿子已经连续一周出现这种状况,甚至伴有恶心、头晕等症状,但各项生理检查指标均显示正常。苏州苏哈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孙秀杰表示,这类"躯体化症状"是焦虑的典型表现,并非孩子装病,而是心理压力的真实反映。"当我们感到焦虑时,身体会先于意识做出反应,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高一新生小李的情况颇具代表性。"面对新环境、新同学,紧张得手心出汗,连续三天失眠。"在专业心理疏导下,小李逐渐克服了开学恐惧。开学焦虑已成为需要专业干预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很多家长误认为这是孩子"逃避上学"的借口,这种误解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针对开学焦虑,专家提出"三周缓冲期"建议:第一周重点调整作息,不追求完美表现;第二周建立学习习惯;第三周基本适应校园节奏。孙秀杰特别强调睡眠的重要性,"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前额叶皮层功能,这个区域负责情绪调节和决策制定"。她建议小学生每天睡足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并提醒家长注意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除了调整作息,专家还建议采取渐进式适应策略。例如,可以让孩子先从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任务开始,逐步增加难度;鼓励孩子与要好的同学结伴上学,减轻孤独感;家长可以适当减少开学初的课外辅导,给孩子留出足够的适应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开学焦虑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孙秀杰告诉记者:"近年来,手机依赖成为加重开学焦虑的新因素。暑假期间,很多孩子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过6小时,突然要完全脱离手机投入学习,会产生明显的戒断反应。"她建议采取逐步减少使用时间的方式,而不是突然禁止。
专家提醒,若孩子持续两周以上出现情绪低落、睡眠困难或拒绝上学等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我们要认识到,开学焦虑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家长的失败,而是一个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成长课题。"孙秀杰最后表示,"通过专业的指导和全社会的关注,我们完全可以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8月19日-21日,康养新势力·你是最闪
当前,青少年接触金融场景的机会日益增多,
近日,全国首个省级“云胶片”集中带量采购
云雀从高空俯瞰大地,它看不到国界。它看到
伦敦金实时行情:多空因素博弈下的震荡格局
七夕已至,为向广大消费者传递真挚美好的节
近年来,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再生医学纳入
这个暑期,高途推出的原创运动员学习节目《
《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