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非遗技艺×智能供应链!袁记肉夹馍斩获2025年度餐饮商业价值品牌

栏目:行业   作者:先轸    发布时间:2025-09-28 14:00   阅读量:9863   会员投稿

近日,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红餐网联合主办,广州市商务局指导的“2025中国餐饮品牌节”在广州盛大启幕。本届品牌节以“蝶变・跃升”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知名餐饮企业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餐饮行业在消费升级与市场变革中的创新路径。

图片 1.png

作为中国餐饮业最具权威性的年度盛会之一,活动现场揭晓了第七届中国餐饮红鹰奖评选结果,陕西老字号品牌袁记肉夹馍凭借其在品牌传承、供应链建设及商业创新领域的出色表现,荣膺“2025年度餐饮商业价值品牌”奖项。陕西省老字号协会会长、袁记肉夹馍董事长靳金矿,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陶海翔受邀出席活动并领奖。

图片 2.png

老字号蝶变:非遗技艺赋能品牌文化内核

在餐饮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老字号品牌的“破局”往往始于对文化根脉的深度挖掘。袁记肉夹馍以“非遗技艺+现代叙事”为双翼,不仅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更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品牌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老字号转型升级的独特路径。

图片 3.png

作为扎根西安四十余年的老字号品牌,袁记肉夹馍始终将手工打馍技艺视为立店之本。2025年3月,其肉夹馍制作技艺成功入选西安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认证不仅是对手工打馍、古法炖肉等技艺的官方背书,更将其从“地方小吃”升维为“文化符号”。

图片 4.png

为了让非遗技艺“活起来”,袁记肉夹馍在工艺传承上严格遵循传统标准:每一只白吉馍需经过“三揉、三醒、揉搓、剂子、制饼、烘烤”等七八道工序,最终呈现外皮酥脆、内瓤松软的“钢圈虎背菊花心”经典形态;腊汁肉则延续独家配方,以二十余种香料、中草药慢炖数小时,成就“肉香馍脆瓤松软”的独特风味。这种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不仅承载着老西安人对市井美食的集体记忆,更成为陕西美食文化中手工艺传承的鲜活范本。

图片 5.png

老字号的生命力,在于能否将文化基因转化为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袁记肉夹馍围绕“非遗”构建了多维度的品牌叙事:在产品端,持续探索“传统工艺+现代味蕾”的融合路径,推出创意融合新品;在文化传承层面,计划联合高校开设非遗技艺传承班,将手工打馍从地域符号升级为全国性非遗体验项目;在场景拓展上,深化“商文旅融合”战略,进驻景区、商业综合体及高校食堂,构建“以食带旅、以旅促食”的良性生态。

供应链筑基:标准化体系护航全国扩张

在餐饮行业规模化扩张的进程中,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效率往往决定着品牌的生命力。袁记肉夹馍深谙此道,通过构建“全链路标准化+智能化管控”的供应链体系,不仅实现了全国门店产品品质的统一,更以高效协同的运营模式为品牌全国化布局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保障全国门店产品品质统一,袁记肉夹馍投资1.5亿元自建20000㎡智能工厂,配备30余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涵盖面饼制作、肉类加工、酱料调配等核心环节,集研发、采购、生产、仓储、物流于一体。工厂通过SC生产许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三重认证,实现从原料筛选到成品出厂的多道品控检测,确保供应链稳定性。

图片 6.png

在物流端,袁记肉夹馍以西安为中心构建“24小时冷链配送圈”,覆盖陕西全境及周边省份,干线物流成本较第三方降低;面粉、香料等干货则通过智能仓储系统按需调配,门店库存周转率提升。目前,袁记肉夹馍全国门店已突破500家,成为区域餐饮品牌标准化建设的标杆。

老字号”与“新消费”:传统与现代的共生之道

当前,餐饮行业正面临消费需求迭代、成本上涨与同质化竞争的多重挑战。袁记肉夹馍的突围,为行业提供了“守正创新”的实践范本:一方面,通过非遗认证与技艺传承强化品牌文化壁垒;另一方面,以智能化供应链与场景创新提升运营效率,实现“老字号”与“新消费”的深度融合。

图片 7.png

当一块肉夹馍承载起非遗技艺的厚重,当一家老字号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袁记肉夹馍的“蝶变”揭示了一个真理: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文化与商业亦可共生。此次荣获“2025年度餐饮商业价值品牌”,既是对袁记肉夹馍过去成绩的肯定,亦是对其未来持续推动行业变革的期许。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