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设计奖,许多设计行业的人都会不约而同
记者:周奕辰
在全球投行业务加速向数智化转型的当下,如何打破内部协作壁垒、提升服务精准度与效率,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长期深耕金融科技与跨境投行领域的专家徐娉,通过“投行业务流程数智化协同重构理论框架”“一种基于投行项目经验库的动态估值建模平台V1.0”“一种基于语义识别的投资备忘录智能生成系统V1.0”三项核心成果,从流程优化、工具创新两个维度为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其成果不仅在实践中落地应用,更对投行业务标准化、高效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年来,投行业务面临的挑战逐渐显现。一方面,随着金融监管细则不断完善,合规审核环节涉及的流程与数据愈发复杂,部分项目因部门间信息流转不畅,导致关键节点推进延迟;另一方面,传统服务模式对人工经验依赖度较高,在企业估值、文档制作等核心环节,常因标准不统一、数据整合不及时,影响服务质量与效率。行业调研显示,多数投行在跨部门协作中,存在信息传递滞后、责任边界模糊等问题,而在企业估值环节,不同团队给出的结果偏差也客观存在。这些痛点不仅增加了投行的运营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服务体验,亟需通过数智化手段加以改善。
“投行业务数智化转型,核心是让流程更顺畅、数据更有用。”徐娉在谈及行业发展时曾这样表述。基于对行业痛点的观察,她于2023年提出“投行业务流程数智化协同重构理论框架”,将投行常规业务流程梳理为“需求对接—方案制定—合规校验—执行落地—后续跟进”五个核心环节,通过搭建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与任务协同清单,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与时间节点。该框架特别强调“动态适配”,即根据项目类型、客户需求紧急程度,灵活调整各部门的协作优先级。某投行在应用这一框架后,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跨部门沟通成本有所降低,核心项目的推进效率得到提升,部分项目的关键节点响应时间缩短。目前,该框架已被部分同行参考,用于完善自身的数智化转型规划。
企业估值是投行业务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行业长期面临的难点。传统估值方法多依赖历史财务数据与静态模型,难以充分考量行业政策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动态因素,导致估值结果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偏差。针对这一问题,徐娉于2023年研发“一种基于投行项目经验库的动态估值建模平台V1.0”,整合了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企业的投行服务数据,通过算法将财务指标与行业特性、政策环境等因素相结合,为估值提供多维度参考。该平台的优势在于,能根据市场变化更新数据维度与权重,让估值结果更贴合实际情况。某金融机构在服务科技企业融资项目时,使用该平台辅助估值,在综合考量企业技术优势与行业政策导向后,给出的估值建议获得了客户与投资方的认可,减少了因认知差异导致的沟通成本。截至2024年中,已有数家投行与投资机构尝试引入该平台,用于优化估值流程。
投资备忘录作为投行服务的关键文档,其制作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业务推进。传统模式下,备忘录制作需人工整合大量信息,不仅耗时较长,还可能因细节疏漏影响文档合规性。2024年,徐娉推出“一种基于语义识别的投资备忘录智能生成系统V1.0”,通过技术手段自动抓取企业资料、行业数据中的关键信息,按照常见格式生成备忘录初稿,并对内容中的合规表述、数据完整性进行初步校验。某投行在试用该系统后,投资备忘录的初稿制作时间有所缩短,文档中基础信息错误的发生率降低,分析师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深度分析与方案优化中。该系统还支持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调整文档侧重点,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的灵活性。
徐娉的三项成果,从不同层面为投行业务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支撑。从行业角度看,这些成果推动投行业务逐渐从“人工主导”向“人机协同”转变,有助于降低个体经验差异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标准化水平;从企业服务角度看,更高效、精准的投行服务,能帮助企业在融资、上市等关键阶段减少流程阻碍,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资源;从长期发展来看,这些基于实践需求研发的理论与工具,也为投行业务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助力行业在合规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当前,投行业务数智化仍处于持续探索阶段,徐娉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行业实际需求,推动成果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她认为,数智化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扎根业务场景的创新,才能真正为行业发展提供助力。随着更多同行参与到数智化探索中,投行业务有望在服务质量、效率与合规性上实现进一步提升,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注入动力。
提及设计奖,许多设计行业的人都会不约而同
2025年10月16日,中国规模最大、影
在口服美容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消费者往往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迎
2025年《中国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专家共
引言: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为孩子的健康做出
随着市场信心不断增强,ETF作为投资利器
10月16日,第十届“创客中国”北京市中
中国甘肃网10月18日讯10月17日,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