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毛发医疗服务龙头企业雍禾医疗
2025年3月30日,第八届零废弃日暨第三届国际零废物日如期而至,这场由万科公益基金会、壹基金和零萌公益共同发起,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支持的全国性公众倡导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27个省级行政单位、104个地级市的225家社会组织、企业、学校、社区及政府单位等伙伴积极参与。今年的零废弃日把“零”机一动,万事OK作为“通关密语”,号召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从“零”机一动开始,每完成一次零废弃行为,就给自己比个OK,让OK手势变成可持续日常的勋章!
演员胡歌陈龙化身“零废弃生活倡导人”,为可持续生活方式打CALL
第八届零废弃日活动期间,胡歌和陈龙两位明星和环保艺术家韩李李再度化身零废弃生活倡导人——演员胡歌以"昆虫生态观察"为切入点,倡导"减少一次性制品消耗,践行修旧利废新时尚";演员陈龙通过倡导"自带杯和骑行",示范绿色出行与低碳消费的深度融合;生态艺术家韩李李以"随身环保袋"诠释《"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倡导的简约适度生活理念;壹基金大使张云龙则用"旧物改造工坊"生动演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构建。这些创新实践恰与2021年珍·古道尔博士的零废弃日寄语"从微小改变开启行动"形成跨时空呼应。
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从知识到行动的零废弃全链条
“少一点物质占有,多一些精神体验”,这是2025年第八届零废弃日到来之际,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帆书深圳运营中心推出的「零废弃日可持续生活书单」中《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里的一段描述。从生活美学到生态哲思,今年零废弃日用五本可持续生活主题书目,助力公众从断舍离小白升级到零废弃达人,开启和拥抱“零”感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该活动还倡导读纸质书的朋友,在阅读完成后,把书籍投入社区共享书架或赠送给朋友,让知识也能二次循环。
回应许多公众在进行垃圾分类时可能产生的 “垃圾分类真的有用吗”的疑问,万科公益基金会在2025年零废弃日期间发布了名为《垃圾分类到底是玄学还是科学?我们给奶盒装了GPS!》的低值可回收物循环之旅视频,和公众一起开展一场硬核的科学实验。视频中,尽管被加装了GPS的牛奶盒也遭遇过被捡走、神秘失踪等乌龙,但在正确分类下,“奶盒打工人”穿越保洁三轮、中转站,最终抵达造纸厂,被压扁重塑成笔记本、牛皮纸袋、擦手纸等再生产品,直观验证了低值可回收物的资源转化路径是“看得见的闭环”,为可持续消费投下信任票!
知识赋能的同时,由万科公益基金会与乐修匠联合发起的旧物维修活动,也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线上,活动在多个社交平台发起“维修日记”打卡挑战,鼓励用户分享旧物重生故事,赢取节能奖品。线下,活动在西安、包头、青岛、温州、长春和武汉六城组织开展20场公益维修,联动线上主题打卡,通过维修摊位、旧物改造体验、减碳知识普及等行动,从源头减少废弃、助力降碳,更通过修复技艺传递人情温度,让旧物承载的记忆与环保理念共同延续。此外,活动还引导公众通过地图搜索,发现身边匠人资源,在被消费主义浪潮裹挟的时代,推动旧物修复常态化。
在旧物通过维修延长生命力时,由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善淘发起的"以袋换书"行动则展现了另一种零废弃想象力——只需3、6、9个袋子即可兑换相应书籍,巧妙搭建起书籍与环保袋的双向流通。同期,善淘还推出“零废弃徽章+主题口号”领取八折优惠活动,并开设《可持续城市——环保从身边做起》公益课程,不仅让Z世代比起OK,达成今日份零废弃目标,更从娃娃抓起,助力下一代零废弃意识和生活习惯养成。3月30日,善淘慈善商店带着“可持续魔法”空降深圳大梅沙,在梅沙碳中和社区开展「旧物新生」的绿色派对,邀请社区居民在绿色空间践行循环经济,融合信息共享、社区活动等多元场景,让低碳理念与邻里温情深度交织。
为了让更多人能零门槛参与到零废弃活动中,第八届零废弃日期间,在中国环境记协指导下,蔚蓝地图携手万科公益基金会、绿色江南及青岛你我发起的“零废弃日-可持续生活方式打卡”行动,鼓励大家每日随手解锁一个低碳行动,在蔚蓝地图减碳行动平台上持续打卡记录日常低碳行为,用14天养成一个零废弃的习惯,还有机会获得礼品、志愿时长、证书等权益,用“轻量化”打卡推动公众的可持续习惯养成。
“咖啡渣”变身“咖肥”:从社区到故宫再到动物园的可持续循环实践
事实上,只要生活中多些“零”机一动,不仅废弃牛奶盒能够“二次上岗”,很多生活中不起眼的“废物”也能带来惊喜。就连大多数人都会丢掉的“咖啡渣”,也能惊艳重生,圈粉无数。
为了充分揭示咖啡渣作为园艺肥料的“超能力”,第八届零废弃日期间,万科公益基金会与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及社区厨余堆肥平台合作,发布《咖啡渣堆肥指南》,将复杂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堆肥技巧,为家庭、社区提供低成本低碳的废弃物转化方案,助力啡渣从“垃圾”升级为循环经济资源,推动“科学减废”进入日常生活。
在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零废弃”是一场全民共创的绿色行动。今年零废弃日,园区联动全域咖啡馆回收废弃咖啡渣,带领公众一起从理论到实践,赋予废弃物“逆袭新生”的无限可能。3月22到4月6日期间,园区陆续举办咖啡渣堆肥工作坊、OK可持续生活市集、椅子手作工作坊、梅沙会客厅挂牌、善淘快闪店入驻梅沙会客厅、踏青徒步净滩、公共艺术计划等行动,吸引公众参与到零废弃行动中来,共同“碳”索零废弃的美好前景。
作为第八届零废弃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故宫博物院联合万科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故宫零废弃项目在3月28日-3月30日发起了“一渣成肥,啡同循常”主题活动,邀请观众在故宫餐厅景运门店、角楼咖啡、中茶-九卿厅、坤宁东院四个门店,参与用餐光盘或自带杯到店点单行动,即可领取故宫咖啡渣堆肥福袋。
基于咖啡渣对土壤改良和动物栖息地的生态价值,南京红山动物园积极践行着零废弃理念,将动物园里回收的咖啡渣转化为堆肥资源。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体会到咖啡渣“七十二变”的魅力,3月28日-3月30日期间,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将咖啡渣免费分发给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零废小成果的游客,鼓励大家发现生活中更多零废的可能性。
在携手伙伴们一起把咖啡渣玩出花样的同时,零废弃日还发布了一个“隐藏任务”,号召大家爆发E人属性,主动发现身边的“可持续咖啡搭子”,通过自带杯、免费领取咖啡渣等启动“零废弃”之旅,还可以将自己的发现上传到在线共创文档,把“独乐乐”变成“众乐乐”,让每杯咖啡都更可持续。
《零废弃推动力报告》发布:击破Z世代知行之间隐形壁垒
为了进一步推动零废弃理念普及和行动力提升,3月30日,第八届零废弃日当天,万科公益基金会携手BottleDream共同发布《“零”机一动 万事OK——零废弃推动力报告》。
作为万科公益基金会继2021年发布的《Z世代零废弃生活报告》后的又一力作,本次调研延续2021年Z世代零废弃报告的人群定义,并采用“定量广角镜+定性显微镜+全球望远镜”的三维研究框架,面向北上广深成都等一线/新一线城市、20—34岁的青年群体发放500份有效问卷,深度访谈了10位本土零废弃推动者,并从全球视野中扫描精选了30个获得行业认可的优秀零废弃实践案例,破解影响零废弃推动的关键因素,揭示推动本土零废弃的核心力量,为实践者提供更多实践 “零”感,助力Z世代养成零废弃的日常生活习惯。
咖啡渣摇身一变在故宫红墙下重生成“肥”;废弃牛奶盒在黑科技的见证下二次“上岗”;旧物维修重构"俭以养德"的价值认同,;从本土到全球的零废弃实践案例搭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桥梁……如果你愿意“零”机一动,就会发现“零废弃”的秘密,其实就藏在我们日常为地球做的小小努力中。无论是明星发声、工具包支持、深度调研揭秘,还是开展线上线下系列公益体验活动,零废弃日正在用更年轻、更有趣、更实用的方式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让生态文明理念扎根生活。未来,期待有更多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伙伴加入“零废弃阵营”,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顶层设计落地为可触摸的日常,一起写下对"双碳"战略最鲜活的民间注脚——这不仅是生活方式的革新,更是文明形态向绿色范式的深度跃迁。
3月27日,毛发医疗服务龙头企业雍禾医疗
近年来,艺术教育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决赛盛况:青年乐队原创力量集结2025年
中国餐饮企业出海势头正盛,不久前人民日报
今年2月,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正式拉开
近年来,「线粒体护肤」凭借其“细胞能量引
在中医药文化复兴的浪潮中,乐草元以“传承
2025年3月27日晚,九方智投控股有限
在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交通系统的现代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