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从扫码听书到社群共读 “武夷城市书房”探索全民阅读文化惠民新范式

栏目:行业   作者:赵仓唐    发布时间:2025-04-09 13:49   阅读量:14720   会员投稿

2025年3月底,随着亮黄色品牌标识在武夷路街角点亮,由帆书与上海市长宁区政府联合打造的"帆书武夷城市书房"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占地200平方米的"文化会客厅",以24小时自助借书亭、扫码听书墙等创新服务为载体,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捷的阅读空间,更通过"能读、能听、能聚"的多元场景,为城市文化生态建设注入新活力。

科技赋能阅读:让书香触手可及

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先行者,帆书此次在武夷路城市书房中展现了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创新实践。24小时自助借书亭采用智能识别系统,内置3000余册精选图书,市民扫码即可免费借阅,夜间也能随时取还,破解了传统图书馆时间限制的痛点。沿墙设立的"有声书瀑布流"互动装置,将50余个书单、2000+小时优质内容转化为二维码矩阵,行人驻足扫码即可聆听《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等经典著作的精讲音频。这种"纸质+数字"的双轨服务模式,使阅读突破时空界限,让碎片化时间转化为知识汲取的黄金时刻。

数据显示,书房试运营期间日均接待读者超300人次,夜间使用率达37%,印证了数字化阅读服务对现代都市人群的强大吸引力。

政企协同创新:构建15分钟文化圈

帆书武夷城市书房的建设,是长宁区打造"国际精品城区"的重要文化拼图。区政府将历史街区改造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有机结合,在保留百年梧桐街道历史肌理的同时,引入帆书的互联网基因与社群运营经验。书房选址经过精心测算,辐射周边8个社区、3所学校和2个创业园区,构建起15分钟步行可达的"全民阅读服务圈"。

这种政企合作模式开创了文化惠民新范式:政府提供场地资源与政策支持,帆书发挥内容生产与用户运营优势,双方共同搭建起"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民受益"的良性机制。据长宁区华阳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街道已将城市书房纳入“家+书屋”项目,街道将与帆书武夷城市书房合作,借助帆书在亲子教育等领域的丰富资源,为更多家庭提供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

社群激活空间:从阅读场到文化磁场

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单向知识传递,帆书武夷城市书房着力打造"第三空间"社交属性。可移动桌椅方便书房随时变身“社区大客厅”,据帆书方面介绍,依托书房开放式布局,未来这里也将举办包括作家签售、文化沙龙、主题展览等多样性活动,打造思想碰撞的社区文化磁场。这种"阅读+社交+体验"的复合场景,使书房真正成为串联街区文化的枢纽站。

帆书创始人樊登在开幕致辞中强调:"真正的全民阅读不应停留在书本传递,而要创造人与书、人与人、人与城市的情感联结。"这种理念正在转化为现实,退休教师王阿姨感叹:"以前总觉得数字阅读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在跟着孩子们学扫码听书,听完讲解再看书,理解更透彻。"

向未来生长:城市更新的文化样本

今年,武夷路将迎来百年诞辰,城市书房也将围绕百年街区策划一系列文化漫游活动。据帆书副总裁安贞灿透露,“我们将引入’文化City Walk'概念,通过帆书新媒体矩阵辐射百万油壶,将书房进一步打造成串联武夷路历史建筑、艺术空间的枢纽站。”

在全民阅读连续第十二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今天,"帆书武夷城市书房"的启幕,不仅标志着线上线下阅读生态的深度融合,更展现着城市管理者与文化企业的责任担当。当百年武夷路的法式建筑遇上数字阅读的科技亮色,历史街区的文化记忆与当代都市的精神需求在此交融,为城市的文化治理提供了创新样本。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