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构成1004 — 李倩怡的即兴雕塑与声音对话

栏目:行业   作者:聂荌    发布时间:2025-08-05 13:48   阅读量:17521   会员投稿

  跨界艺术家李倩怡 Alaya (Chienyi) Lee 具备扎实的音乐背景,曾于上海深造音乐。她的装置作品《构成1004》巧妙将音乐的流动性转译为空间中的节奏律动。这件长达2.5米的铁片雕塑,冷冽厚重,宛如一首静默却具力量的无声乐章。

  李倩怡表示:「我期望观众能感受到声音与作品在空间中互动的张力,从最初的基础鼓点开始,逐步叠加后续声部,让整个空间充满丰富的节奏感与生命力。」作品形态犹如一个简洁而纯粹的谱架,笔直呈现在观者面前,宛如未经修饰的乐谱。随着光影的流动与观众的移动,铁片仿佛被重新演奏,展现出多变的视觉节奏。

1.png

  她说:「我在设计的框架中找到自我,学会接纳不完美,并在既有规则内大胆突破、勇于探索新的可能。」

  她进一步强调,作品如同爵士乐的即兴演出,呈现一气呵成的现场感,忠实记录创作当下的情绪脉动,并非反覆雕琢的产物。

  展览中特别运用定向聚焦声波的抛物面扬声器(parabolic speaker),使观众能够直接感受到声音与空间及雕塑间的对话。这一设计不仅丰富了展览的感官层次,也让视觉与听觉达到深度融合。

2.png

  《构成1004》曾于芝加哥艺术学院(SAIC)毕业展亮相,并获选入选Graduate 360°年度设计年鉴。评审高度评价其将时间与声音融入空间的实验性,邀请观众进入一个凝固的声音世界。

  尽管她追求完美,这件作品保持着「未经精雕细琢的原始状态」,正如她同时创作的歌曲,不追求无瑕,而是忠实呈现情绪与当下的节奏。她说:「创作过程中,我不断吸纳新的元素,像是在不停地归零,保持开放且流动的状态。」

3副本.jpg

  铁片的质地与锈蚀是时间与记忆的印记,粗糙的表面诉说着被凝固的情绪与节奏。李倩怡相信,艺术超越视觉,它与感官共鸣。

  除了不同媒介的尝试,她同时活跃于爵士乐巡演策划及专辑设计,平面视觉/ 概念设计。她将作品视作一场凝结的表演,观众的步伐、光影及空气的流动,皆为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这个节奏急促、资讯爆炸的时代,她选择以缓慢的步调,让沉默的铁片叙述时间、情绪与节奏的故事,邀请观众看见音乐。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