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的长河中,有些使命跨越世代,有些光
近日,港股智驾明星地平线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营收、毛利增长势头强劲,业绩表现亮眼,上半年实现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毛利润10.24亿元,综合毛利率为65.4%继续领跑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征程6系列量产,上半年地平线产品解决方案出货量198万套,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其中,中高阶产品解决方案(如支持高速 NOA 功能)出货量98万套,较去年激增6倍,占总出货量的49.5%,并贡献了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超过80%的收入,同时让汽车产品及解决方案平均售价达到去年同期的1.7倍。产品单价上涨70%,销量还能翻几倍的上涨,说明征程6系列产品性能过硬,深受市场欢迎“卖爆了”。
实际上,征程6系列量产的好消息就没停过。就在近日的成都车展期间,地平线官宣征程6E正式开启量产交付,首批量产车型包括埃安霸王龙、名爵MG4、荣威M7 DMH以及奇瑞等多品牌热门车型。这也标志着征程6作为国内唯一满足全阶辅助驾驶量产需求的系列计算方案,全阶量产版图再下一城。
截至8月,征程家族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套,地平线成为国内首家突破千万交付量的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在中国车企中继续保持基础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和整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第一,分别为45.8%和32.4%。可以说,在“智驾平权”的广泛开展之下,地平线已稳居“智驾一哥”的地位。
而伴随着中高阶辅助驾驶的渗透率持续提高,地平线全年有望达成400万出货量,中高阶产品出货量占比继续保持50%的高水平,进一步保持市场份额上升、并驱动营收规模及毛利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规模与业绩的持续高增长。
预计HSD五年内量产破千万,地平线向下一个里程碑再冲刺
2025年智驾平权愈演愈烈,数据显示,搭载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高速NOA和城区NOA功能)的车辆占所有智能汽车销量的比重,已从2024年底的20%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2.4%。这意味着,在中国每售出10辆车,超过6辆配备辅助驾驶功能,其中又有超过2辆具备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市场在加速“向高而行”,高阶辅助驾驶成为下一个战略制高点。
地平线正是敏锐洞察到市场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机遇,继征程家族达成千万级量产里程碑成就后,马不停蹄的奔向下一个目标——计划在5年内达成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方案(Horizon SuperDrive,简称“HSD”)千万级量产。
为何地平线对HSD千万级量产抱有信心?
首先是HSD的驾乘体验足够出色。作为地平线软硬一体技术积累的集大成者,最新版本的HSD可通过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带来“体验类人、用户信任“的天花板级体验,也是国内最具人味儿的全场景辅助驾驶。在近期的试驾活动中,业内对其技术理念、落地效果评价颇高,HSD堪称“中国版FSD”。
其次是高阶方案的市场足够广阔。随着城区NOA等高级功能渗透率持续提升,且成本结构不断优化,搭载城区NOA的车型价格区间将进一步下探至15万元级别。在平权、普惠的进程助推下,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驾市场规模总额将以49.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人民币4070亿元。
与此同时,HSD大规模量产也正式进入倒计时冲刺。截至目前,HSD已获得多家整车企业定点,覆盖十余款车型。在成都车展上,全球首款搭载地平线HSD+征程6P的车型星途ET5正式亮相,将于11月正式上市。
HSD量产、征程6家族出货规模加速扩大,地平线也有望在坐稳“智驾一哥”的同时,再度成为高阶辅助驾驶市场顶流玩家之一。
阶段性亏损不足为惧,地平线长期价值仍有释放空间
不过,正是因为持续打磨HSD这样的高质量产品,地平线现仍处经调整经营亏损状态。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地平线上半年的大部分研发为云计算支出,坚定投入先进算法和软件的研发,以更好推进“软硬一体”战略。
而业务规模和“软硬一体”战略是地平线最大的“护城河”。要知道,在这样一个蓝海市场,市占率是优先级最高的一个维度,产品的“向高而行”将显著拉开与追赶着的差距。
再从横向对比来看,地平线上半年研发支出23亿元,同比增长62%,这一增幅低于营收的同比增速;同时,研发支出在总收入的比重则持续收窄,这反映出公司的技术变现能力在不断增强。何况,截至目前地平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161亿元,流动性维持充足。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科技成长型企业,势必在发展的中早期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源,这一阶段利润端不可避免地有所牺牲;而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市场接受度的提升,科技企业往往能迅速“爬坡”,通过新产品、新技术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国际科技巨头如此,地平线亦正经历这样的“爬坡期”。
不可否认是,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知名投资机构的“嗅觉”往往更加敏锐、认知也更加深刻——自成立以来,地平线获得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及产业资本的认可,包括大众集团、上汽集团、广汽资本、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一汽集团、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众多车企资本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五源资本、高瓴资本、云锋基金、嘉实投资等知名财务机构的持续投资。
同时,鉴于半年报强劲业绩表现,瑞银、中信里昂、大和、大华继显、美银证券等投资机构纷纷给予“买入”评级,看好未来延续量价齐升增长势头,盈利拐点将至,对地平线业绩长期高速增长的信心不变。
不久前,地平线还接连纳入富时全球指数中国大盘股、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等国际权威指数。这意味着,地平线的估值逻辑俨然已从“本土领先”向“全球硬科技标的”升级,其长期投资价值已不言而喻。
在医学的长河中,有些使命跨越世代,有些光
8月29日,第二届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
8月29日晚间,ST广物(600603)
在2025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深度调整、多
今年以来,多地陆续推行育儿补贴政策,不少
2025年8月31日,由众甫文化(北京)
8月30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在东莞举
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屈光近视手术中心,凭借普
随着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进入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