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流感季“病毒大乱斗”?“一药多抗”让你备药不踩坑

栏目:行业   作者:聂荌    发布时间:2025-11-20 17:21   阅读量:5996   会员投稿

秋冬交替,气温骤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其中,流感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其危害常被低估。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0亿流感感染病例,其中重症病例约300万至500万,因流感导致的呼吸道相关死亡人数约为29万至65万。在我国,流感防控形势同样严峻:每年发病人数约为8400万至1.44亿,平均有8.81万流感相关呼吸道死亡病例,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

近日,国家疾控局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当前全国已整体进入流感流行季,流感活动水平明显上升,整体呈现南方高于北方的态势。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如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叠加流行的风险持续增加,让防控难度进一步升级。

症状相似难辨,亟需新的治疗方案突破困境

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新冠病毒感染与普通感冒的致病源虽然存在本质差异,但引发的症状却高度相似,如发热、咳嗽等。其中,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关键区别在于,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体温可达 39~40℃,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可有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而普通感冒则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尽管如此,即使是专业医生,若不借助抗原或核酸等病原学检测,也难以仅凭症状断定感染类型,普通患者更难自行区分。

流感高发季,科学备药至关重要。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抗流感药物多以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为主,如奥司他韦等,但面对当下流感、新冠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混合感染、交替流行的流行趋势,且症状相似致难以区分的场景下,传统的奥司他韦仅能覆盖流感,因此亟需一款广谱抗病毒药物破解困局。

一药多抗,科学备药破解困局

针对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交替流行的这一痛点,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RNA聚合酶抑制剂法维拉韦,对包括甲型、乙型流感和新冠病毒在内的多种RNA病毒有效,具备广谱抗病毒特性,为家庭备药与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能完美适配当前流感防控的复杂场景。

法维拉韦具有双重抗病毒机制:一方面,它能抢先占领病毒繁殖必需的“工具”,阻断病毒RNA复制;另一方面,它作为“错误代码”掺入病毒基因,诱发病毒致命突变,从而遏制病毒繁殖,实现更彻底的抗病毒效果。研究表明,法维拉韦不仅对流感病毒有效,同时对新冠病毒、诺如病毒等多种RNA病毒同样有抑制作用。这种“一药多抗”的特性,使其成为家庭药箱中理想的抗病毒药物。

除广谱抗病毒外,法维拉韦的另一大优势是,法维拉韦对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耐药的流感病毒依然有效。同时,该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对于常需合并用药的群体,如老年人、合并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恶性肿瘤及免疫功能抑制等重症患者,联合用药更为安全。

临床研究证实,轻中症流感患者选用法维拉韦进行单药治疗,可显著缩短病毒转阴时间,加速症状缓解;对于重症流感患者,相比于奥司他韦单药,法维拉韦与奥司他韦联合使用可提高病毒清除率,起效更快。

权威共识推荐,开启RNA聚合酶抑制剂治疗时代

凭借“广谱高效,低耐安全”的核心优势,法维拉韦已获得多项权威指南的认可。今年1月,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首次将RNA聚合酶抑制剂法维拉韦、玛巴洛沙韦纳入核心用药目录,与奥司他韦并列推荐,明确其为流感抗病毒治疗的重要选择。此外,《成人门急诊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共识(2025版)》《流感联合抗病毒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等多项国内权威文件,均一致推荐法维拉韦用于流感治疗。在国际层面,日本、土耳其、印度也已将其推荐用于新冠感染治疗。

当下流感、新冠等多病毒交替流行且混合感染频发,抗病毒治疗的核心关键在于“黄金48小时”。选择广谱抗病毒药物,不仅是应对流感的有效手段,更是防范多种呼吸道病毒的“战略储备”。科学认知、合理备药,才是守护家人健康的智慧之举。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