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5日,由中国
狮峰山下,龙井村中,一位老人用毕生心血守护着西湖龙井的清香与本真。
1962年4月,杭州梅家坞,一位少年作为茶农代表,向到访的人献花。那时无人预料,这个名叫戚国伟的12岁男孩,将来会成为西湖龙井的守护者,用一生时光诠释“茶人”二字的千钧重量。戚国伟是地道的杭州龙井村人,也是龙井村戚氏第十一代茶叶传人,他从12岁就开始炒茶,经过多年磨练,使他练就了非凡的品鉴功力——仅凭茶叶形态、色泽、香味的细微差异,就能辨别出茶叶属于哪个村、哪个山头,甚至出自何人之手。

01 守护龙井,打响“贡牌”
上世纪八十年代,面对市场上龙井茶真假难辨的乱象,戚国伟深感痛心。他牵头创办了西湖核心产区首家茶叶企业——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并成功注册了“贡”牌商标。从此,他开启了守护西湖龙井的漫漫征程。
在那个知识产权意识尚薄弱的年代,“贡牌”成为龙井茶品质的保证,也成为消费者辨识正宗西湖龙井的重要标志。戚国伟悉心传承龙井茶传统制茶技艺,在保留核心工艺的同时,对炒制手法进行精心改良。他炒制的茶叶被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收藏作为特级龙井茶标准样,奠定了龙井茶品质评判的基准。
从1986年起,戚国伟一直负责承办国家礼品茶工作。他开发研制的“贡”牌西湖龙井茶先后用于G20峰会接待用茶等国礼任务,让西湖龙井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

02 立规树标,奠定行业
为了从根本上规范市场秩序,戚国伟积极参与多项政策与标准的修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规定》、《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等法规相继出台,有效地保护了西湖龙井的标志性原产地。同时,戚国伟还率先建立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通过严格的产地认证和品质管控,让消费者能够品尝到真正源自西湖核心产区的龙井茶。
除了关注茶叶品质,戚国伟还看重“人”的传承。他每年捐资支持政府组织炒茶比赛,鼓励年轻人习茶,让年轻血液灌输到这门独特的手艺中。在他的推动下,一批批年轻茶人茁壮成长,确保了西湖龙井制作技艺的代代相传。戚国伟生前常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茶道中人当担起重任,在保留传承的基础上积极拥抱创新,让西湖龙井走向世界。”这句话,已然成为无数茶人的精神座右铭。

03 承艺传心,茶香不绝
戚国伟的炒制方法,被认定为西湖龙井茶正宗炒法。他将毕生经验总结为“看茶做茶”四字真言,强调制茶人要根据鲜叶的状况灵活调整制作工艺。作为西湖龙井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戚国伟虽然衣着朴素、行止朴实,但对龙井茶的理解却远超常人。他能准确判断杀青温度、炒制力度的细微变化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这种经验源于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守。
茶对于戚国伟来说,早已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伴侣。他曾深情地说:“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普通老百姓喝的是这杯茶,文化交流喝的也是这杯茶,高端礼物喝的是这杯茶,国际交往喝的还是这杯茶。”他亲手带出的徒弟中,已有十余人被评为省、市级炒茶大师。这些传承人如星火散布于各个茶园,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让龙井茶技艺生生不息。

04 精神不灭,香远益清
2022年9月16日,戚国伟在杭州因病逝世,享年76岁。他的一生,是为西湖龙井倾尽心血的一生,也是茶人心中永恒的标杆。追悼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人、茶农逾千人自发前来送别,见证着他在茶行业的深远影响。
戚国伟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醇香隽永的贡牌龙井,更是一份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如今,贡牌茶业继续秉持他“原产地、真品质”的经营理念,已成为西湖龙井领域的领军品牌。龙井村里,茶香依旧,炒茶声不绝,戚国伟守护一生的那杯茶,正由新一代茶人接续传承、发扬光大。

戚国伟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茶人精神”。从青涩少年到白发长者,他将六十余载光阴奉献给了西湖龙井,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了完美平衡。如今,西湖龙井不仅是杭州的城市名片,更是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这一切,离不开戚国伟毕生的智慧、坚守与热爱。他的故事与精神,已如那缕清远茶香,浸润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袅袅不绝,香远益清。
11月16日—25日,由中国
在《斗破苍穹》的世界里,萧炎从乌坦城“废
日前,由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大同微短
低调优雅的法国奢侈品牌HECHTER(赫
平时刷抖音购物,想用抖音月付,又怕记不清
不用反复点按、不必来回切换App,鸿蒙6
随着生活压力增大、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影响,
当澜沧江的涛声邂逅百年品牌的醇香,当热带
天气转凉,正是奔赴温暖的好时候!洗浴时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