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第67届(202
赵坤,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2022年国家中管局批准赵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每周二、五下午出诊。
擅长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咽炎、腺样体肥大、难治性哮喘、大叶性肺炎、肺坏死、肺纤维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各种重症感染、脓胸、肺坏死、肺空洞、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重症哮喘、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抽动障碍等。
肺纤维化简单说就是肺里的“纤维”变多了,正常能呼吸的肺组织被硬邦邦的纤维代替,人会慢慢觉得气短、咳嗽,活动后更明显。在中医里,多归在“肺痿”“肺痹”这类情况里,核心思路不是“直接除纤维”,而是帮肺“恢复力气”、调顺身体里的“堵”和“虚”。
首先得说,中医调治不搞“一刀切”,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方子也会变,常见的有这么几个方向:
1. 先清“堵在肺里的痰和瘀”
很多肺纤维化的人,肺里会攒着“痰”(不一定是能咳出来的浓痰,也可能是身体里看不见的“湿痰”),还会有“瘀”(就像血管里血流变慢、不通顺),这些东西堵着肺,呼吸自然不顺畅。
比如有的人总觉得胸口闷、咳白色稀痰,舌头颜色偏暗,中医可能会用些能化痰、通瘀的药,像茯苓、半夏帮着化湿痰,丹参、川芎帮着通肺里的“通路”,先把这些“障碍物”清走,给肺腾空间。
2. 再补“亏空的肺和脾”
肺纤维化久了,肺本身的“力气”会亏(中医叫“肺气虚”),稍微动动就气短、出虚汗;而且“脾是生痰的源头”,脾的功能弱了,身体里的水湿排不出去,又会变成痰堵肺。
所以会补肺,比如用黄芪、党参帮肺“提气”,让人呼吸更有力;同时也会健脾,比如用白术、山药帮脾“干活”,减少痰的生成,相当于从源头帮肺减负。
3. 还得注意“不折腾肺”
中医调治很看重“养”,比如平时要避着冷空气、油烟、粉尘这些刺激,不然肺会更受伤;吃的方面少碰生冷、油腻的东西,避免脾生更多痰;也可以轻轻拍后背(从下往上拍),帮着排痰,让肺舒服点。
最后要提醒:肺纤维化是慢性问题,中医调治是“慢慢帮身体找回平衡”,不会立马见效,得跟着医生坚持调。而且一定要结合西医检查,随时了解肺的情况,中西医配合着来,才能更好地帮身体适应和恢复。
2025年10月16日,第67届(202
记者/林嘉远在北京亦庄的京东总部,傍晚的
数据要素流通利用领域再迎突破,近日,浙江
记者:周奕辰在全球投行业务加速向数智化转
随着金融业务数字化进程加速,黑灰产已形成
在全球制冷与低温科技领域,一家来自中国上
东吴证券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
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高质量发展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