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至20日,第七届V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及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推出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政策指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2025年10月17-19日盛大举办第十七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适逢协会成立四十周年,本次大会以“融合促进发展,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汇聚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心理卫生前沿议题,推动学术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力。
本次大会特别聚焦青少年精神心理这一重要议题,设立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诊疗、进食障碍诊疗进展、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处理、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等多个专题议程。其中,儿童青少年抑郁的早期识别与系统性干预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
从数据到临床:青少年抑郁防控亟需新路径
我国抑郁症防治现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总数已达4800万,而就诊率与规范治疗率分别仅为30%和50%,诊疗缺口依然显著。更值得关注的是,抑郁症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研究数据显示,中国6至16岁在校学生中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0%,其中12至16岁青少年群体检出率尤为突出。这一现状不仅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也为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郑毅教授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诊疗进展》专题报告中,用一组沉重数据再次揭示了精神障碍疾病的严峻性:全球有超过20%的儿童青少年罹患精神障碍,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与全球趋势相近,其中ADHD的患病率6.4%、焦虑障碍为4.7%、对立反抗症ODD为3.6%、抑郁障碍为3.0%、抽动障碍为2.5%,这当中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适宜的治疗。同时,成年人的重度抑郁症通常起病于青少年,而儿童青少年罹患抑郁症更是青少年自杀的风险因子之一,青少年自杀已经占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这些数据提示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已是不可忽视的课题。
而谈及抑郁症的治疗时,郑毅教授强调:应坚持抗抑郁剂与心理治疗并重的原则。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至有效剂量,以尽可能减少、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心理治疗可以适用于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人际治疗、家庭治疗、游戏治疗及团体治疗等都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情绪益生菌PS128: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循证之路
青少年抑郁的表现与成人不同,往往更具隐匿性——成人典型的"情绪低落"在青少年身上可能表现为易怒、烦躁、对原本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不愿社交、沉迷网络、成绩骤降、睡眠改变、各种身体不适(如肚子疼)、肥胖、不听话、行为紊乱等等行为问题,家长往往只关注到孩子表面的行为问题(如厌学、顶嘴)或身体不适,而容易忽略其内心的痛苦体验,这使得早期识别青少年抑郁面临极大挑战。正因如此,在坚持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原则的同时,郑毅教授也指出一种基于脑肠轴理论的营养与微生态干预手段——情绪益生菌。
其中,情绪益生菌PS128在调节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方面展现出独特潜力,为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循证方向。实验证实,情绪益生菌PS128能够有效平衡大脑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并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从生物学层面为其抗抑郁与抗焦虑作用提供了扎实依据。而这些积极的分子水平变化,也在后续更多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研究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郑毅教授在报告中也介绍了情绪益生菌PS128的临床研究。在一项针对抑郁症患者的人体临床研究显示,连续服用情绪益生菌PS128八周后,受试者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中的得分显著改善,抑郁严重程度降至基线水平的50%。另一项在意大利实施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服用情绪益生菌PS128六个月后,有86.7%的儿童与青少年出现行为方面的明显改善,效果远优于其他益生菌对照组(38.5%)。种种数据证实了情绪益生菌PS128在真实世界中的良好成效。
整体来看,本次大会不仅聚焦传统诊疗方案,更将目光投向以情绪益生菌PS128为代表的微生态干预新路径,这不仅为心理卫生服务注入创新活力,也为青少年情绪健康的早期干预与综合防治提供了更多可能。
2025年10月18日至20日,第七届V
在数据即资产的数字时代,一次漏洞事件足以
随着零售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延伸,本地生
赵坤,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国家级名老中
10月9日-10月19日,抖音电商消费者
王庆国,国医大师,国家名老中医,主任医师
10月9日-10月19日,抖音电商消费者
这个双十一,一种“为生活做减法”的消费选
在儿科门诊里,小儿哮喘犹如一块难啃的“硬